百来个朝廷军士兵与几个先登上城墙的乾王军士兵对峙,朝廷军放出话来,皇帝已愿意降了,我们不动,你们乾王军也别动,别再上城墙!
于是局势僵住,双方都不再射箭。
“大王!”
前线指挥的李长进赶到,他手里也有一封书信,知道了忠顺亲王来传旨意。
“殿下,小心有诈。”徐志易只提醒一句,多余的话没有再说。
局势已经很明朗了。
“他老子娘的现在才降!”夏侯信骂了一声,马继赞同他,也骂道:“要降就直接开城门降了,磨磨唧唧跟个婆娘似的,明天要是谈不成,不还是要打?!”
楚延的部下都纷纷赞同。
经过大半天的攻城,他们看得出来,攻破顺朝京城只是时间问题。
楚延没有发话,目光看向四周战场,他带出来的兵骁悍骠勇,此刻不少人聚拢在四周,等着他这位乾王发号施令。
“能少些伤亡是好的。”
楚延说道,朝他们吩咐道:“为我写一封书信,顺道取我弓箭来。”
亲卫忙去取笔墨纸砚,楚延说,让褚明写上:“告诉他们,要么就开城门,要么就按我说的做:十条宽大白布,上面写大字‘愿降乾王’,悬挂在城墙上,并令士兵们喊出声来,我见着后就暂时退兵,明日与他们商谈。”
徐志易听了,不由得称赞道:“殿下好计谋,此招能极大瓦解他们军心,即便他们是假降,可人人都知道且说出口了,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一群莽汉将军这才恍然大悟。
片刻后,褚明将书信写好,绑在了箭矢上,恭敬递了过来。
楚延拿过长弓,弯弓搭箭,隔着护城河将箭矢射进箭楼窗户内。
等了一会,夏侯信不耐烦了,问:“官军还不挂白布?!”
“不着急,我给了他们一刻钟时间。”褚明道,乾王没有详细说多少时间,是他按自己估计写上去。
战场诡异的安静下来。
离城墙远的士兵坐地上休息,靠得近的,比如在城墙上的那几人,就只能穿着铠甲继续对峙。
挑担填河的百姓倒是没有停下,继续加宽护城河上的道路。
大约一刻钟后,一面硕大的红布从城墙滑落,挂在墙上,上书几个黑色大字:
愿降乾王!
城墙内外,一片哗然,坐着休息的士兵纷纷涌上前,眯着眼睛看着远处挂起的红布,认清楚上面的字后,无不欣喜若狂。
“大王不是说要白布吗?怎用了红布?!”有将领笑骂道。
“估计是他们觉得白布晦气,就跟他们皇帝老子死了一样。”
众将都哈哈大笑,连一向稳重的褚明,此刻也不禁喜上眉梢,侧耳听了下,能听到顺朝士兵开始喊出声,纷纷喊着说愿降乾王。
这一下,即使城内想再组织守城,难度比之前大十倍。
“殿下,我们退兵?”徐志易笑道。
“不急,其他城门呢?”
“我即刻派人去看!”
不久后,众人确认几个城门后挂上了红布,朝廷有意投降,皇帝要禅位给乾王的消息,传遍十余万大军,骚动一阵接着一阵,士兵们纷纷鼓噪着,喊乾王万岁。
楚延这才下令:“鸣金,收兵!”
挂红布不止是要城内的人知道,还要让他的士兵知道,一旦城内反悔,士兵们就会觉得自己被耍了,再上战场时就会憋着一股气,欲要发泄出来。
当然,这股气要是用不好,就容易演变为劫掠、屠城。
马继嘿嘿笑道:“便宜他们了,再晚一两天投降,我们就杀进城里,还跟他们谈什么?”
“殿下爱惜士卒,理当如此。”徐志易道。
“和他们谈?不不,不用谈。”
楚延笑起来,摇了摇头,说:“只要城内还有聪明人,今晚就该开了城门!”
马继眼前一亮,忙说:“大王,今晚我率人守在几个城门外,门一开我就杀进去!”
楚延点头,说:“只占了城门就行,别往里走。”
铜锣声很快响起,围在城墙四周的乾王军缓慢退兵,登上城墙的几人也一步步后撤,从梯子返回地面。
楚延记得他们,跟李长进说道:“那几个上城墙的人虽未战斗,可也活了回来,按先登给他们记功。”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