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我挑的”。
颜庭誉摇了摇头,将葡萄丢进嘴里,叹息道:“不对劲,不对劲啊。”
季耀文还处在“脑疾”的震撼中没回过神来,一边给自己倒茶,一边魂不守舍道:“啥不对劲?”
“咱们的两位状元啊。”颜庭誉眯眼观察,“你回头看看,总感觉下一刻他们就要执手问心,指矢天日了。”
季耀文牙酸地“嘶”了声:“你这都什么用词?九隅那是在搭脉,给澜弟看病呢。”
颜庭誉皱眉:“看什么病?他一拳能送走十个你。”
季耀文沉痛道:“他有脑疾。”
“……”颜庭誉翻了个白眼,“要不你自己去看看脑疾?”
季耀文着急了:“是真的,澜弟亲口承认的!不信你去问。”
“亲口承认?”颜庭誉狐疑地看了卫听澜一眼,表情逐渐变得复杂。
一个心疾,一个脑疾。
……
就算想凑天成佳偶,也不用这么荒谬地硬凑吧?
一直到圣驾来时,祝予怀和卫听澜才难舍难分似的从廊下起身。
文武百官跟随其后,一大帮人浩浩荡荡进了麟德殿。在传令官一声声的“开宴”中,宴席正式开始。
学子们的位席不讲究座次,也没人拘束他们,廊中各处都闹哄哄的。连翡翠箭壶也被挪到了席间空地,重新定了赏罚规矩,投空一箭罚酒一杯,连中、全中者一次赏酒三杯。
祝予怀也看得兴致盎然,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去玩两把,卫听澜忽然搁了一盘剥好的蟹肉在他眼前,还贴心地加了根干净的细勺。
祝予怀盯着盘里完好无缺的蟹肉怔了半晌,又看看卫听澜手边被敲得七零八碎的蟹壳。
“濯青。”他的神情逐渐变得不可思议,“你们朔西也产蟹吗?”
卫听澜愣了一下,心道糟了。
按理来说,这该是他此生头一回见到蟹啊!
作为一个自小吃沙子长大的西北土著,他拆蟹的技巧未免过于娴熟。
在祝予怀费解的注视中,卫听澜汗流浃背,佯作惊讶地演绎道:“噢,原来这就是蟹?我看平章兄吃得香,照着剥的。”
幸好季耀文就坐在他对面,一开宴就光顾着胡吃海塞,案上的蟹壳鱼刺早堆成了小山。
祝予怀这才恍然,不禁露出怜爱的神情:“那怎么不留着自己尝?春蟹的肉太少,来,我这只也给你。”
“不用不用!”卫听澜忙乱地推拒着,“我肯定吃不惯……”
祝予怀已舀起最肥的一块螯肉,眼疾手快地送进他嘴里:“吃一口再说。”
卫听澜猝不及防被喂了一嘴,就听对面季耀文拍桌狂笑起来。
“崇如,崇如,你快看澜弟!我家中五岁小弟挑嘴,我娘也这么喂他!哈哈哈哈……”
卫听澜衔着那蟹肉呆住了。
祝予怀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听见季耀文的声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季耀文上气不接下气的笑声里,颜庭誉深深地叹了口气,搁下了筷子。
才刚开宴,她就已经莫名其妙地饱了。
*
日上中天,麟德殿中飘来阵阵丝竹笙歌之声。
流水席要摆一整日,除了吃喝之外,自然还要来些宴饮游戏才够趣。酒过三巡,学子们自发地凑作几堆,有的行雅令,有的吟诗作赋,有的倒扣着杯碗玩射覆。
原本在玩投壶的纨绔们,这会儿都醉成了烂泥,互相搀扶着去醒酒更衣。
眼瞧着投壶的地方空了出来,只剩谢幼旻一个,祝予怀又开始心痒,搁下碗筷,飞快地净手整理衣衫。
卫听澜敏锐地看来:“你要去哪?”
“去投壶。”祝予怀眼中隐隐泛光,“现在没人起哄罚酒了。”
卫听澜立马道:“我也去。”
谢幼旻半醉半醒地支楞着,一边提着个酒壶往嘴里灌,一边眯眼瞄着前方的箭壶。
瞄了几下都没瞄准,余光却瞥见一抹惹眼的红色停在了自己身边。
“嗯?”他困惑地盯着那绛红的衣摆,视线一路上移,停在了祝予怀脸上,“是阿怀啊……”
他踉跄了两步,要摔倒时被祝予怀及时扶住了,口中又喃喃了一声“阿怀”,手中的酒壶和箭都掉落在地。
这两小无猜的亲昵称呼,正好落在晚来一步的卫听澜耳中。
他盯着两人相扶的胳膊,心头突然泛上一股压不住的酸意。
他不假思索地上前,将几乎倒在祝予怀肩头的谢幼旻从后拽了起来,冷着脸道:“世子站稳了。”
谢幼旻被他强行扳正了身形,好像清醒了一些,点头感激道:“稳了,谢谢。”
祝予怀看他真稳住了,放下心来走到箭壶旁,将散落满地的箭矢一一捡起。
他捡箭的这会儿,谢幼旻还是紧盯着他的背影,看得目不转睛。
卫听澜心中越发堵得慌,忍不住道:“世子醉了就别强撑着,可要送你去偏殿清醒清醒?”
“啊?”谢幼旻迟钝地反应了一下,恍然大悟地敲了敲自己的头,“原来是醉了。我说呢,阿怀怎会穿着知韫姑娘的衣裳。”
卫听澜:“……”
看来是醉得不轻。
谢幼旻在意识到自己醉了之后,忽然像是觉醒了什么血脉,做了个半虚步端枪的姿势,高喝道:“寒英枪来!”
抱着一摞箭刚起身的祝予怀趔趄了一下。
他和卫听澜对视一眼,无奈地放下箭:“先送他去偏殿歇息吧。”
醉酒之人不宜吹风,只能去室内醒酒。柳雍他们更衣还没回来,廊中就剩两个瘦弱的小宫侍,根本按不住发酒疯的谢幼旻,祝予怀和卫听澜别无他法,只能亲自送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