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见母子二人如此关心彼此,便知道时机已到,趁机开口:“皇帝,琪琪格虽嘴上这么说,但膝下终究是冷清了些。虽有格佛贺在旁陪伴,但格佛贺日后终究是要伺候你的,不便过于亲近。我瞧着,琪琪格膝下还是得有个孩子解闷才好,这样她也不会如此寂寞。”
康熙闻言,思绪万千,心里立马升起一丝戒备,暗自思忖,皇玛嬷这是想要马佳氏等人尚未出生的皇子,还是想要承祜。在他心中,自然觉得只有皇子才配得上由皇太后抚养,全然未考虑过张氏和董佳佳膝下的两位格格。
他面上不动声色,半开玩笑地说道:“皇额娘可想好了,我只是怕孩子太小,会扰了皇额娘的清静。”
太皇太后深深地看了康熙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沉重:“琪琪格自是从未提过此事,只是我对不起她,福临更是亏欠了她。如今她独自守着寿康宫,我看着心里实在愧疚。”皇太后闻言,神色黯然,低头不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看着皇太后落寞的模样,康熙心中不忍,悻悻开口道歉:“这确实是孙儿思虑不周。皇额娘心中可有了人选,若不然,还是等马佳氏几人生下孩子后再做打算。”
见气氛已烘托得恰到好处,太皇太后不疾不徐说了句:“我瞧着董佳氏膝下的二格格甚是不错,身子壮实,看着是个好养活的,年纪也小,不记事,正适合养在身边。”
闻言,康熙心中顿时一松,转头看向皇太后,笑着追问:“二格格确实不错,只是年纪尚小,会不会扰了皇额娘的清静?”
脑海回忆起那日的欢乐,皇太后脸上浮现出慈爱之色,温声说道:“那孩子可乖巧了,上次请安时我还抱了她,肉墩墩的,可爱极了。”
康熙见皇太后如此喜爱,便顺势应承了下来:“既然皇额娘喜欢,那依您的意思下旨便是。”
见到皇帝答应如此爽快,太皇太后心中却暗自叹息,皇子终究是少了些,若皇帝膝下皇子多些,也不至于只能选个格格。
不过,格格也好,如今皇帝对科尔沁仍存戒心,有承祜在,若要个阿哥,难免惹人猜忌。况且,见琪琪格如此喜爱二格格,倒也觉得无甚大碍。
总归皇帝还是顾念琪琪格的,日后说不定皇上还能让博尔济吉特的嫔妃抚养个皇子。至于二格格,便算是提前给琪琪格练练手吧。
时间回到现在,董佳佳接到口谕时,起初一脸茫然,但很快反应过来,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欣喜。为何,只因在皇太后膝下,孩子才能避开诸多忌讳,平安健康地成长。
更何况皇太后随时能请到太医,若是在启祥宫,董佳佳最担心的便是孩子半夜发烧,宫门一落锁,请太医便成了天大的麻烦。思来想去,二格格被抱养到寿康宫,实在是利大于弊。
况且,原身的父亲董德启正是皇太后内管领下的包衣佐领,有他在,二格格自然能得到更多庇护。再说二格格能被抚养,董佳佳是动用了原身阿玛在皇太后宫里积攒下来的人情,不然皇太后如此尊贵何至于动这种念头,只是董佳佳以为会花很长时间才能初见苗头,没想到这么轻易便达成所愿了。
想到这里,董佳佳便吩咐白露将二格格的衣物用品收拾妥当,准备亲自送二格格前往寿康宫。
董佳佳心中虽如此盘算,但隔壁听到动静的张却氏满脸幸灾乐祸,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她心里有些不屑,皇太后不是生母,如何能对孩子真心实意地关怀备至,想来皇太后也不过是养来解解闷罢了,哪会真的上心。只是想到董佳佳攀上了太后这层关系,启祥宫的主位之争更加悬而未决了。
李佳氏等人听闻此事,虽有些惊讶,但见董佳佳向来与人为善,平日里并无太大冲突,便也只是听过便罢,未作过多议论。
坤宁宫中,皇后得知消息后,目光在慈宁宫与启祥宫之间游移,神色间透出一丝意味深长。不过,转念一想,不过是个格格,董佳佳恩宠平平,又向来不争不抢,二格格既已抱去了皇太后那儿,便也息了心中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