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苏里氏怀孕的消息传遍宫内,后宫上下顿时热闹非凡。乌苏里氏却仿佛变了个人,虽然还未显怀,却频繁对阿明阿格格冷嘲热讽,甚至凭着和皇后的亲近,狐假虎威,对李佳氏等新入宫的嫔妃暗施挑衅。
就在众人把乌苏里氏的种种行径当作每日谈资时,一道太皇太后的口谕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将后宫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启祥宫西配殿。
时间回溯到八月底,阳光洒在慈宁宫的琉璃瓦上,泛着柔和的光。康熙如往常一样前来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苏麻喇姑身姿轻盈,恭敬地将康熙引入殿内。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正坐在雕花椅上,悠闲地品着奶茶,闲聊家常。见康熙进来行礼,太皇太后脸上立刻浮现出慈祥的笑容,温和地招呼他坐到身旁。尽管近期康熙与太皇太后在朝政上有些分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康熙对太皇太后的孺慕。
待康熙坐近,太皇太后便借着后宫已有身孕的马佳氏等人之事,温声安慰:“皇帝,莫要太过伤怀。承瑞和承庆想必已去往长生天了。我瞧着后宫皇嗣终究是少了些,多添几个,大清的江山便更稳固一分。”
康熙听罢,心中泛起一阵愧疚,低声道歉:“让皇玛嬷为孙儿操心,是孙儿不孝。”
太皇太后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皇帝,你如今想要大展拳脚,我虽不赞同,却也明白你的心思。只是,福临走的时候,只留下你们几个,那段日子我无时无刻不提心吊胆,生怕大清江山断送在我手中……”太皇太后说着,似是回忆起了那段艰难的时光,眼神满是不可名状的忧愁和悲伤。
待回忆完往昔,太皇太后眼神一凝,语气满是郑重:“皇帝,你要知道,皇室若不人丁兴旺,江山就难以安稳。马佳氏三人虽又有了身孕,但能否平安诞下健康的皇嗣,尚且难说。这些年,皇后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皇后需得一直如此才好。”语气顿了片刻,言语间意有所指。
康熙听着太皇太后的提点,苦笑着恭敬回应:“是孙儿的不是。赫舍里氏做得很好,她还免了马佳氏三人的请安,来年定能让皇玛嬷抱上健康的曾孙。”说完,用坚定眼神的回望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见康熙对赫舍里氏如此信任,竟将后宫之事全然托付于她,心中不免对皇后生出几分埋怨。
赫舍里氏虽得皇帝信赖,却未必尽如人意。好在太皇太后自觉还能再撑几年,只盼赫舍里氏能谨守本分,莫要辜负皇帝的信任。否则,她绝不会坐视不理,定会出手整顿。
太皇太后心中思绪万千,脸上却依旧挂着微笑:“皇帝,我有一事要与你商量。”
康熙听后,心中一紧,担心太皇太后又要和他争论朝政之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知是何事,竟让皇玛嬷要与孙儿商量。”
太皇太后抬眸觑了康熙一眼,见他神色间带着几分防备,心中既欣慰又夹杂着一丝落寞。
她暗自思忖,皇帝终于能担当起大清之主的重任了,只是……皇帝终究是皇帝,终究对自己起了防备之心,唉……。
太皇太后心中虽闪过诸多念头,却依旧面带笑意,缓缓开口:“皇帝,自孝康逝世后,琪琪格对你无微不至,关怀备至。只是你志向远大,忙于朝政,甚少与她交心。我瞧着她每日不是来我这儿,便是待在寿康宫中,日子过得实在单调了些。”
康熙闻言,目光转向皇太后,只见她欲开口辩解,却被太皇太后抬手制止。康熙只得微微躬身,向皇太后致歉:“是孩儿不孝,望皇额娘原谅孩儿的疏忽。”
皇太后见状,不顾太皇太后的制止,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温声宽慰:“皇帝,莫要自责。我没什么能帮上你的,只要不给你添麻烦便好。我只愿你保重身体,别因朝政太过操劳。朝中还有那么多大臣呢,你是皇帝,坐镇朝堂便是,那些琐事让他们去忙吧。”
康熙听到皇太后真切的关心,心中一阵暖意涌起,笑着点头应了句:“皇额娘放心,孩儿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