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的时候,杭、嘉、绍三府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
这也是个事实,群臣听到这里都无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风调雨顺。
难道真像皇帝所说,是人间杀戮太过导致天神难以就位,所以如此多灾?
朱由检叹息着道:
“国事艰难,咱们君臣就勉力维持吧!”
“南方气候比北方湿润,发生水旱灾害也很少绝收,不会像北方会赤地千里。”
“而且南方的野菜、鱼虾也更多,对这些可以免税,允许民众采集。”
“周定王的《救荒本草》等救荒书籍,少府寺要大力印刷。”
“荒政考核要纳入考成之中。”
这些虚言,并不能让南方官员满意。
他们还是认为从南方征收八千万石赋税实在太离谱了,要求予以减免。
最终,朱由检道:
“八千万石,的确不可能全部征上来。”
“这样,南方平均每亩二斗的税粮不变,但是每年留出一二千万额度,留给受灾地区减免。”
“收上来的六七千万石仍旧四六分税,起运朝廷的赋税达到四千万石即可。”
“多出的就在太仓、武昌等交通方便的地方建仓库,招募劳工兴修水利。”
这个数字,相比之前的起运四千八百万石,一下子减少八百万。
但是南方官员仍嫌太高,韩爌则有些忧心道:
“四千万石粮食运到朝廷,损耗两成就只有三千二百万石。”
“从京城运到地方再损耗两成,实际可用的只有二千五百六十万石,甚至可能更低。”
“折成银子的话,只相当于一千多万两。”
“朝廷九边和辽东所需,就能把它耗尽。”
九边一年的饷银,大约六百多万。辽东所需的辽饷,则是五百多万。
两者加起来就是一千多万,是朝廷如今最大的负担。
而且朝廷的钱粮总不能都用于边饷,京城官员和京营还需要银子呢!
李长庚久在户部,指出他的漏洞道:
“辽饷是需要全部由朝廷支付,但是九边各军,朝廷和地方各支付一半。”
“所以九边需要的是三百多万,加上辽饷也才八百多万。”
“皇上还决定在辽东裁军,减少二百万支出,这样边疆军费,能够降低到六百万。”
“剩下五六百万,还不够京营和百官?”
徐光启闻言摇头,向他道:
“李侍郎这样算错了。”
“陛下虽然裁减辽东军队,但是辽饷却不会少,只是用在其他地方而已。”
“这二百万两就是用来打造新火器的,用于辽东各军。”
“所以辽饷的五百多万不变,九边则因为现在天灾频发,几乎需要朝廷全额支付。”
“即使卫所改制后,九边的营兵军饷也需要朝廷负担。”
“边疆军费相加,估计不会少于一千万。”
“再加上救灾等支出,三千二百石远不够朝廷花费。”
董应举没想到身为松江人的徐光启这样说,向他道:
“不够花费就应减少支出,怎么能因此加税呢?”
“财政应该量入为出,而非量出为入。”
一时间,朝堂上理财的大臣激烈争论,尤其是南北方官员之间。
显然,南方官员是不愿缴纳八千万石这个巨额数字赋税的。他们虽然赞同一税制,但要求一税制应降为一斗,甚至是国初的五升和三升。
北方官员对此自然是不同意的,最终朱由检折中道:
“一斗五升如何?”
“南方田赋额定为六千万石,其中四成存留地方,一成用于灾区减免和兴修水利。”
“起运京城的税粮,定在三千万石,也就是六千万石的一半。地方官只要收到新税额的一半送到转运仓库,考成就算合格。”
这个数字相比之前更少,南方官员虽然仍觉得太高,但在韩爌、杨景辰、徐光启、毕自严等人的支持下,只能捏着鼻子认可——
还有一些北方官员,认为这个数字太少,朝廷财政会亏空。
对此朱由检道:
“朝廷财政困难的一个原因是运输损耗太大。”
“如果改为折银,能不能减少损耗?”
负责户部银行的太府寺卿董应举道:
“折银自然能减少损耗,尤其是使用银元和辅币券,不用反复熔炼造成白银耗损。”
“如果南方各省都改为折银,臣有信心把损耗降至半成以内。”
朱由检听到户部银行损耗这么高,当即就皱眉道:
“半成还是太高了,要降到二分以内。而且拨付到位要百分百,运输损耗单列。”
“你们户部银行要向顺天银行取经,在降低损耗上下力气。”
“如果以后损耗还是这么高,不如把银钱转运交给内廷。”
董应举听得脸色通红,气得险些要不干了。能把户部银行的损耗降到半成以内,他不知下了多少力气,处置了不知多少小吏。
没想到皇帝还是不满意,认为户部银行的运营成本太高。
户部银行在各地收的很多是银子,顺天银行的经营区域则普及了银元和辅币券,两者能相比吗?
但是朱由检却不管这些,他只看到顺天银行的损耗低,向董应举道:
“朕给户部银行一个任务,就是把损耗压到百分之二。”
“低于这个损耗,可以把节省的钱五五分成,给户部银行的官吏和职员发奖金,最高可达一千元,余下给全体发福利。”
“做出突出贡献或优于同侪的,还可以授予年功奖励。”
奖金和年功奖励一出,董应举的气顿时消了。
因为这意味着户部银行的官吏,可以合法地获得现金奖励。吏员也能通过年功,打通升为官员的阶梯。
他相信户部银行的官吏一定会更努力地降低损耗,拿到奖金和年功。
然后朱由检又向司农寺的官员道:
“粮食运输同样,韩学士估算损耗是两成,朕以为可以降低。”
“以后高于20%定为不合格,要展磨勘惩戒。”
“15%到20%则为中或良,看平均损耗和异常损耗决定。”
“低于15%则为优,像户部银行一样发奖金。”
“你们要争取把平均损耗降低到15%以下,按距离远近给出标准。”
“如此三千万石税粮,按一半折银、一半粮食估算,能运到京城多少?”
很快就有人估算出来,是2745万石。
而且朝廷拨付时损耗也会降低,实际可用的能达到2490万石,接近之前韩爌对起运4000万石实际可用2560万石的估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82677\',\'752\',\'崇祯重振大明\',\'第727章 南方税收潜力\',\'1742081985\')">『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82677\',\'752\',\'崇祯重振大明\',\'第727章 南方税收潜力\')">『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