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这是别人送你的,再转送不太好,下次你换个自己的东西送我就是了。”云纱笑道,“我不是要退还你的东西。”

第77章 第 77 章

良州的州衙坐落于留福街,街道宽广整洁,较之其他的街道,要崭新一些。

多年前,良州的富商们纷纷出钱资助了州府建新州衙,也是在那时顺便翻新和拓宽了街道。

“留福”之名,还是当时在任的州府大人命名的,不过这位大人第二年就升官走了,至于这条街道原先的名字便也无人惦记。

云纱没到巳时便来了,林乔同她一起来的。

路上他告诉云纱,今年的旱情虽不算特别严重,但仍造成了好几万百姓没有饭吃,包括颖昌府在内的各大州府,都或多或少的接收了一些走投无路的饥民,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只要粮食问题一日没解决,便年年如此,没有尽头。

对于朝廷来说,这些年边境和平稳定没有战争,与周围国家还互有往来通商,经济发展不错,国库相对充盈,才及时拨了赈灾银子给到受灾的各州县。

可战争是很难说准的事,万一哪年天灾肆虐又遇上战争,那将真是人间惨状了,一旦百姓流离失所,走投无路,就意味着朝廷根基动摇。

因此,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十分重视粮食这一块。

从林乔的话中,云纱听出那位林先生正是为了旱情一事在奔忙,虽未言明身份,但她大致可以猜到应该是颖昌府职位较高的官员。

既然人家没说,她便也没问,只将话题维持在水稻方面。

不过云纱的确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学专业学生,所知有限,虽然她没事就会钻到实验室去恶补那些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但闭门造车是一件难事。

即便如此,林乔对她说的一些话也感到讶异。

两人站在州衙门口等开门时,他说:“恕在下冒昧问一句,娘子话中似乎将亩产几百斤视作寻常,可据我所知,全国并没有哪处地方能有如此高产,根据记录,水稻亩产最多的一次在七年前,襄阳府的随州,有一亩田达到了近四百斤产量,当时上报朝廷时,几乎朝野为之震动,种出这么高产量的那人说是以自己研究出来的秘法浇灌,又精心挑选了优良稻种,才有如此成果,户部直接派人寻到随州,认真记录了他种植这亩水稻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如法炮制之后,第二年却并没有收到同样的成果,不过较之前提高了一点点罢了,但过程耗费的精力与提高的亩产相比,反而不划算,便没能大面积推广。如今这位大人已经成了随州州府,还仍然保持每年亲自下田的习惯。”

云纱有些惊讶。

“有四百斤吗?”

“是,若我是你,有人忽然告诉我这个数字,我会震惊不已,但你似乎只是略微惊讶,仿佛司空见惯似的。”

云纱轻笑了下。

“不算司空见惯,但我的确佩服古人的能力。”

她要惊讶也是惊讶于亩产的低量。但对于不能理解水稻培育原理的古人来说,单靠筛选稻种,种植灌溉,就能达到这个亩产,其实是很难也很了不起的事。

“古人?”林乔愣了愣。

“我是说……”

最新小说: 快穿:我在无限游戏当路人 恋爱克莱因(1v1,sc,人外) 穿成黑化男主的小嫂子(叔嫂sc) 禁忌沉沦(姐弟骨科h) 越轨骨科 重生后偏执老婆送上门 如何攻略佛系社畜 清冷影后是我的专属小零食 女二上位计划 说好的离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