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会是谁呢?
“我能容得下你,还能容不下海瑞和于谦吗?”
“我正是需要谏臣的时候,这些人多多向往我进谏才好。”
一向以敢于纳谏闻名的李二,说这话的时候居然有些心虚。
而且他很不想让李渊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要是被李渊知道了。
肯定又得是一件极道帝兵赐下去。
魏征和于谦两人的宝贝就已经够烦人的了。
“除了于谦,以外,我还觉得侯君集和杜正伦都是很有才华的。”魏征一脸认真地说道。
“哦?”
李二有些惊讶地看着魏征,好奇地问道:“这两个人怎么引起你的注意了?”
魏征叹了口气,回答道:“本来发掘人才这种事情,应该是左仆射做的,但是左仆射最近因为自己的二儿子牵连到魏王谋反的案件当中,精力明显不如以前那么集中了。”
听到这里,李二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说道:“侯君集和杜正伦吗……”
“杜正论担任过太子的老师,还算称职。”
“至于侯君集这个人……”
“我做秦王的时候,他就在我身边。”李二回忆着过去,“虽然骑马射箭都不行,但在他的身上,倒是有一股蛮劲。”
魏征说:“虽然说侯君集的女婿被太子流放岭南了。”
“但是这只是说明他的眼光问题,不影响他的才能。”
“当初征讨吐谷浑的时候,就是因为他的谋划取得了大胜。”
“不过太子似乎很不喜欢侯君集这个人,臣也不知道为何。”
听到这里李二突然想到了什么:“你前面还说太子有识人之明,现在又说太子不喜欢侯君集。”
“那太子到底有没有识人之明?”
听到这里,魏征也笑了:“是臣矛盾了,不过这个于谦倒是很有才华,陛下明天可以见上一见。”
“那我,就见识一下太子的识人之明,这样,我就能知道侯君集到底有没有才华了。”
难得看到魏征出丑,李二相当的开心。
但是这种开心呢也就维持到了第二天的早朝。
因为临近科举了,主考官还没有定下来。
“主考官的这件事,都多久了?还没完吗?”
李二斜躺在椅子上,用右手支撑着额头看着下面的大臣说道:“崔民干,崔仁师两人,一个死,一个致仕。”
“朝廷上还有什么大姓的高官可以当主考官?”
高士廉出列说道:“国子监司业,孔颖达可以。”
【高士廉-吏部尚书又称天官】
”陛下,孔司业最近事务繁忙,他府上已经好久没有接待过客人了。“
虞世南出列说道:“就连山东孔家来长安的人都没有见到孔司业。”
“所以孔司业不能担任主考官。”
“沿用去年的主考官不可以吗?”
李二看着自己下面空落落的座位,李承乾今天又没来,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这让李二有一种不在掌控中的不妙感觉。
“不可以。”
高士廉说:“主考官非大姓,不足以服众啊。”
“去年,不就有考生因为主考官的身份低微,联合上书的吗?”
“妖言惑众!”
于谦挺身而出说道:“陛下,我不认同高尚书的观念”
“科举取仕,取的是人才,不是取的大姓,”
“要是靠大姓就能治理天下,那陛下和太上皇就不用起兵了!”
于谦慷慨激昂的说道:“科举取士,乃是国本!”
“难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带来的恶果还不够吗?”
“高尚书难道想要我大唐重蹈魏晋的覆辙吗?”
“等着大姓互相遮掩,等着外边的蛮夷再进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