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苏清方拉长了声音,又轻轻带过,像她看他的目光,直接又戏谑,“太子殿下吗?”
李羡手心虚握,无由来想到了那天在垂星书斋,他玩笑问她是否想让皇帝看到他们在一处。
不止字面上的意思。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李羡的心情比他预想的要镇静,甚至生出一股好胜心——没有理由柳淮安能做到的事他做不到。他和她之间至少不称师道徒,没有人伦大防。
李羡迎住苏清方的视线,面不改色道:“不妨一比。”
苏清方轻轻笑出声,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狐狸,“殿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又是这招……
李羡略有嫌弃地腹诽,希望苏清方这次不要两头噎死他,问:“假话是什么?”
苏清方奇怪,“殿下怎么每次都要听假话?”
旁人都是听真话。
“因为假话是拿来判断真话有几分真的。”李羡道。
“好吧,”苏清方没办法似的接受,好整以暇回答,“假话是:不会答应。”
李羡眉梢微扬,语调也不自觉变得轻快,“那真话呢?”
岂不就是答应。
苏清方歪了歪头,却不答反问,而且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殿下知道我小时候被苏鸿文推下去后,怎么收场的吗?”
李羡也愣了一下,摇头。
“我跟我娘说了,”苏清方道,“但是没有证据。我娘就让我忍着。”
“你忍得住?”
“忍不了一点,”苏清方自己先笑了出来,颇有得意之色,“我偷偷把他的春宫图册当课业放到了他包里,然后被书院先生发现,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回来接着被我爹骂。他脸都没了。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这件事是我做的呢。”
李羡:……
比往日之事更有趣的,是此时李羡的表情。
苏清方良久才收住笑,转身趴到船舷上,头探出纱帘,吸了一口清新潮润的空气,接着道:“后来,我爹死了,我到了卫家,发现多得是要低头忍受的地方。”
“也不是说卫家对我不好,”苏清方连忙辩了一嘴,“大哥大嫂都是很好的人。但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真的挺麻烦的。我娘身体弱,我弟弟又年纪小、爱冲动,我也没处说什么,就成日跑到山上去,假装守孝,实际是躲清净。”
“过几天又是清明了,我爹的祭日。我想着给他多烧点纸,让他保佑保佑我,别再倒霉了,”苏清方自嘲般的语气,“其实我每次给我爹烧纸的时候,都会想,要是他没死,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面对这些事了。”
水面风起,轻拂而过。
苏清方一直背对着李羡,李羡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能听到她始终保持几分诙谐的语调。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听到了叹息,还是风声。
趴在船头的苏清方撩了撩发,又道:“说句实话,我很感谢殿下,几次救我危难,还救了卫家。说起来我还没报答殿下呢。”
“不过好像已经有人帮我选好了。”
“安乐公主,是殿下的亲妹妹,自不必说。长公主……我不知道长公主和殿下之间有什么,但也很想撮合我跟殿下呢。如果说给卫家听,估计也会觉得我被太子看上是前世修来的福气。所有人都会这么觉得。”
李羡渐渐听出不对劲,面色沉冷,“你不这么觉得。”
“不,我现在也觉得挺好,真的。我伺候好你,可以得到很多、很多原本没有的东西。我不用想会不会得罪人,别人还会上赶着对我点头哈腰。我不用费气吧啦处理那些烂人、烂摊子,最后发现不过是蚍蜉撼树。问一句曲江宴是什么样的,就可以来,”苏清方举起酒壶,饮了一口,“黔江春,也可以喝。”
这样的日子真好啊,她已然堕落入绵软缠黏的蛛网,不愿再回去。所以柳淮安今天问她,是不是嫌他对她没有裨益,她完全回答不上来。
听完一切的李羡嘴角勾起,眉头却是紧拧的,嘲讽意味十足,说出刺痛的真实:“所以,真话是,你从始至终都只是在逢迎我?”
此时此境,李羡终于明白,他一直以来感觉到的、苏清方的怪异之处在哪里了。他今天听到她跟柳淮安的对话,开口谈利害,就隐隐有点猜想。他问她如果柳淮安身世显赫会不会答应,就是想探明她到底是以一种什么心态在看他。
答案显而易见。
不独柳淮安,苏清方对他也是一样的,谈的不是感情。
欢喜也好,哀愁也罢,实际从头到尾都只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她不过作陪,摒弃碍事的七情六欲,如同一个假人,只要顺着他来,其他的根本不在乎。
果然,她装的时候,最是温柔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