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1 / 1)

门破旧,缝补都是就地取材。县令,主簿,师爷,衙役等一干人员身上的衣服虽然厚实,却并非名贵料子。

这足以说明他们简朴,未贪墨钱财,搜刮百姓。

克己复礼,堂堂正正,对自己是如此,那想来对商人们,只会是按规章办事,收买不来的。

商人不怕你当官的贪点小钱,只要肯行方便,愿意花钱上下打点。

往往是这种不讲情面的,让他们非常难办。

因为朝廷重农抑商,对商人,尤其是走南闯北的行商,有诸多规矩和限制。

比如进城要缴纳各种费用,对所有货物,商队人员一一进行盘查,最后出具可行商的条成。

这一套流程下来,耽误的时间就长了。

且没过一个县城,一座府城,都要如此,实在繁琐又耽误时间。

花钱没关系,你提高办事效率啊!

可县衙才几个人,平时要忙各种事,衙役们要巡逻,要劝课农桑,要办案,还要阻止徭役,一县城的事务压在十几人身上,搜检商品的事自然就只能排队。

人家不是故意为难你,可只要坚持按流程办事,一个地方耽误十天半个月都是常态。

唯一的例外是四大皇商,他们有皇家给于的特事特办令牌。

只要拿着这牌子,县衙就得尽快给检查,不能耽搁给皇室提供贡品的时机,你担待的起吗?

商人们都羡慕四大皇商家族,可这四家都曾在南楚先祖打地盘时,提供金钱支持的功勋之后。

普通商人哪能捞到这样的好机会,想都不要想。

所以他们喜欢能拿钱办事的县衙,你收礼没关系,只要尽快帮我办事就成了。

而济阳县令就属于那种不好收买的固执人,穷得非常坚硬有原则,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于商人而言,就是奸吝了。

文管事的消息渠道大部分来源商人,自然对济阳县令感官一般。

听完花满楼的解释,倒是多了几分敬佩,连忙道,“这本就是文家之事,哪能让花公子破费,这些钱文家肯定出。”

他随花满楼去拜见县令,姿态非常恭敬,完全看不出身为文家大管事的傲气,“大人,这大冷的天,幸苦大人组织这么多人干活,这是一点子心意。”

济阳县令眉头一皱。

文管事连忙解释,“是文家茶庄去年采的新茶,不值几个钱,自家喝着解渴罢了。”

这话就看济阳县令要怎么理解了。

文家茶庄分三等,最高一等是贡品,每年只提供皇家。第二等只比第一等差一点点,不卖,专送‘亲朋好友’。

自家采的茶是不花钱,但那品质相当于世面上的珍品,拿出去换钱,一块茶砖怎么也能卖出二百两银子。

他们财大气粗一送就是二十四块。

而第三等就是运去北地的普通茶叶了,因为运输麻烦,北边对茶叶需求旺盛,又极度缺乏,一块茶砖卖出一二百两也是常有的事。

如此看来,第二等和第三等就相差不大,不懂行的人会认为,就是送些普通茶叶。

但实际,质量千差万别!

济阳县令虽出身寒门,不懂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但他精明能干,知道这些商人的行商手段,因此只看他,不说话。

文管事道,“当然,我也是有事,想请县令帮忙,礼多人不怪嘛!”

济阳县令眼神逐渐锐利起来,“文家还用得上我这小小的县令帮忙,文管事别不是在说笑吧?”

文管事苦笑,“是这样的,今年雪下得格外早,贡品在云杜山出事,好不容易找回,可调集人手耽误了其他买卖,原定的商品迟迟无法从北运到南,耽搁交货,文家要赔很多钱,我也是实在没办法,才求到县令头上。”

县令不解,“我能帮你什么?”

他只一小小的济阳县令,管得了这从北到南的货运吗?太看得起了他了吧?

“是这样的,路上之所以耽误时间,是因为雪天路滑,马车不得不小心翼翼,速度太慢,如果有人及时清理道路上的积雪,行程就要快的多,不会耽误时间,”文管事道。

“扫雪?”县令惊讶。

“是,”文管事故作苦笑,“我也知道这大冷的天让人出门扫雪,实在辛苦,但这不是没办法嘛。大人且放心,文家不会亏待大家的,您看这样如何,工钱按市价的两倍算,另外提供午餐和晚餐,随时供应驱寒汤和热水。”

“要扫多久?”县令双眼微微发亮,真能如此,百姓能过个富裕年了,买得起冬衣,用得上炭火,还能填饱肚子。

“到年底如何?”文管事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响,济阳县这样的穷县,平日的工钱不过六十文,这还是按壮劳力算的。

就算组织五六百人,一天的工钱也不过六两多银子。

到年底还

最新小说: 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 我有放大神器 成为神级刺客从转职牧师开始 崩铁:没开玩笑,对面一个谱尼 恶A变O后身陷修罗场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 卧底宠妃(高h) [综漫] 纲吉的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