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86章 天时至,武关来了个夏侯楙

第186章 天时至,武关来了个夏侯楙(1 / 2)

郭淮的军报先至长安。

由于安定郡杨条等地方豪强劫持官吏、据守陇东要地月支城响应诸葛亮,对长安的侧翼构成了极大威胁。

故而。

刚册封为大魏太子、督雍凉二州军事的曹叡在与征西将军曹真商议后,决定由曹真前往安定郡平叛,曹叡则留守长安负责调度雍、凉军务。

如此安排。

可在不影响雍、凉军务调度的前提下,尽快平定月支城的叛乱。

若不能速平叛乱,时间越久,响应诸葛亮的越多,届时就更难收场了。

诸县地方豪强都不是傻子。

自诸葛亮兵出陇右后,汉魏双方在军事上的表现会决定诸县豪强是尊汉还是尊魏。

对地方豪强而言,忠君为国太虚幻,保家卫族最紧要。

若汉更强势,那归汉才是最佳的生存抉择;反之,若汉不够强势,自然也不会有豪强愿意归汉。

长安旧殿。

曹真之子曹爽快步入内,将郭淮的最新军报送到大魏太子曹叡手中。

“殿下,雍州刺史郭淮再次请求增援。”曹爽眉宇间有英气,亦有跃跃欲试之态。

显然,曹爽有增援陇右的想法。

还未等曹叡看完郭淮送来的军报,曹爽又开口请命:“征西将军尚在安定郡平叛,难以抽身前往,不如暂由我引兵增援陇右。”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虽说杨秋在街亭被挡住已经证明了汉军在陇右的凶猛,但曹爽依旧认为不是汉军太猛而是杨秋太菜。

我上我行!

曹叡不置可否,仔细的浏览郭淮的军报。

这不是郭淮第一次求援了。

类似的求援,郭淮已经送了好几份了。

只因关中调兵调粮都需要时间、安定郡又出现民叛、且杨秋已经引先锋先至,故而郭淮的求援一直被搁置。

而这次求援又跟以往几次求援不同,郭淮在信中明确表示:请调武关的张郃增援陇右!

显然。

郭淮对陇右的局势很担忧,对增援陇右的杨秋很不满。

甚至于。

郭淮在信中的语气都似在责备长安的调度有问题,竟然只派杨秋增援陇右,倘若增援陇右的是张郃,诸葛亮早就退兵了。

言下之意:是长安的决策问题导致陇右的汉军声势日盛。

若从陇西郡太守游楚守陇西郡这一点来看,郭淮说得也并没错。

当天水、南安诸县都投降的时候,游楚坚持让众郡吏守上一个月,称一个月后增援不至就可以投降。

结果。

游楚不仅没能等到增援,还被诸葛亮收买了大半的豪强士民,导致陇西失守游楚也不得不逃往金城。

也间接导致凉州刺史孟建不敢与诸葛亮争锋,只敢与诸葛亮论旧情来保守凉州。

这就是为何郭淮对杨秋很不满的原因。

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连个街亭都攻不破,要之何用?

曹叡放下军报,揉了揉额头。

陇右的局势,比曹叡预料中更严重。

诸葛亮的推进速度太快了!

一个月的时间就得了三郡,意味着三郡几乎没出现有效的反抗,诸县更可能都是被劝降的!

再想到连最北边的安定郡都有豪强响应,曹叡更感头疼。

对曹叡而言,被册封为大魏太子且督雍、凉军务,是政治地位跃迁的一次考验。

成了,曹叡的太子地位就会变得稳固,哪怕曹丕心中再不喜也得承认曹叡是大魏未来的继承人。

这也是曹叡能为母报仇的一个绝佳契机。

甄宓被赐死,是曹叡永远的痛。

败了,别说稳固太子地位了,曹丕都不会承认曹叡是太子,册封太子的一应礼仪都还没开始,即便取缔了曹叡和群臣也无话可说。

曹爽见曹叡不言语,不由有些急切:“我自幼勤勉武艺兵法,可为殿下分忧。”

若曹真在这,必会驳斥曹爽不知轻重,自以为是。

恰巧曹真不在,曹爽自恃跟曹叡关系亲近,想要取得统兵的机会。

曹爽自信:昔日曹休年少时能被称为曹家千里驹,我曹爽亦可享有“曹家千里驹”之名!

曹叡眉头微蹙。

虽说曹叡的年龄也不大,但曹叡自小是跟着曹操见识了不少大场面的。

曹操更是赞曰“我基於尔三世矣”。

可见一斑。

曹爽什么水平,曹叡也是知道的。

连宿将杨秋都破不了街亭,就更别提让从未统兵的曹爽去破街亭了。

这要真让曹爽统兵增援,上邽的郭淮估计都得心灰意冷,然后感叹一声:得,这家还是散了吧。

“昭伯勿急,孤尚需你在左右决策,你若去了陇右,孤就无亲近人可以商议军务了。”

曹叡淡淡一语,既否掉了曹爽的请命又安抚了曹爽。

曹爽虽然感到遗憾,但也没再请命。

曹叡都说得如此明白了,曹爽也不是傻子一点意都会不到。

“不知殿下,准备让何人前往?”曹爽询问。

曹叡将军报放下,道:“郭刺史有意让左将军张郃引兵前往,然而武关重地,若左将军去了陇右,孤恐武关有失。

昔日汉高祖灭秦时,就曾奇袭武关入关中,不可不防。”

曹爽思虑片刻,进言道:“汉高祖奇袭武关时,正是秦国内乱之时,武关守将惧罪才被汉高祖收买。

殿下若担心武关有失,可派一绝对可信之人前往武关督军,再派兵驻守长安以南的峣关。

如此,武关必不会轻易丢失;纵使武关最终不慎被破,也有足够的时间退守峣关险要。”

关中地区群山环绕,能设关卡的也不止武关一地。

曹爽能这般提议,显然也是仔细研究过关中的地理地形的。

曹叡微微点头,认同了曹爽的提议:“昭伯以为,谁可前往武关接替左将军?”

曹爽笑道:“武关易守难攻,镇守此地的守将也无需善战之人,只需忠诚之人前往即可。

安西将军如今也在长安,是绝对不会被收买之人,殿下可召命安西将军前往。”

曹叡低头权衡。

安西将军夏侯楙,是故大将军夏侯惇之子,也是曹操长女清河公主的夫婿。

自夏侯渊死后,曹丕原本是令夏侯楙持节都督关中驻守长安的。

又因夏侯楙没什么用兵的谋略又喜欢经营家业,再加上刘备在荆州接连得势,曹丕恐关中有失,遂又加曹真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

这等于是将夏侯楙的权力给剥夺了。

不过夏侯楙也不在乎。

对夏侯楙而言,来关中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立功升官,而是为了躲避正妻清河公主。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夏侯尚宠妾厌妻,夏侯楙同样宠妾厌妻。

不同的是。

夏侯尚好歹还有几分本事,夏侯楙纯粹就是个浪荡公子,比起其父夏侯惇差劲太多了。

然而。

也如曹爽所言一样,“武关易守难攻,镇守此地的守将也无需善战之人,只需忠诚之人前往即可。”

只要驻守武关的人不会被收买,曹爽就笃信武关不会因为没了张郃就有失。

思考良久。

曹叡认可了曹爽的提议。

眼下并无可靠之将替代张郃。

而身为夏侯惇的儿子、曹操的女婿、大魏的安西将军,夏侯楙是必然不可能会被收买的。

刘备最多嫁女儿收买夏侯楙,可夏侯楙本身是曹操的女婿,又何须再去当刘备的女婿?

连嫁女儿都收买不了夏侯楙,还能有其他好处去收买夏侯楙吗?

想到这里,曹叡不再犹豫,命人召来了夏侯楙,并向夏侯楙言明了去武关暗中替换张郃一事。

一听要去武关,夏侯楙脸色瞬间变得不自然:“太子,我不善武略,不如另委善战良将前往如何?”

夏侯楙偷眼瞥了一眼曹爽,不由暗骂:必是这崽子向太子进言,我在长安与美妾同乐,又不用看洛阳黄脸婆的脸色,不知有多自在。现在却要让我去武关吹风受苦,是我脑子有坑吗?

曹叡也知晓夏侯楙在长安的事,虽然有些厌恶夏侯楙的私德但也明白:若要调走武关的张郃,就必须让夏侯楙这种绝不会被收买的亲族前往。

否则一旦张郃离开了武关,其余的外姓武将一看刘备给得太多又见刘备对魏连战连胜,没准直接就献了武关了。

见夏侯楙推辞,曹叡又违心许诺:“安西将军,你若肯去武关换防,孤回到洛阳后会替你遮掩的。”

曹叡这话就是在暗示夏侯楙:你在长安养美妾的事今后肯定会被清河公主知晓的,可你若肯去武关,那以后可以替你遮掩,譬如“故意养美妾迷惑刘备君臣,让刘备君臣误以为夏侯楙不善武略,继而掉以轻心”等等,这样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养美妾了。

夏侯楙一听,心中顿喜。

有曹叡这个准太子遮掩,今后被清河公主问到了都可以说是“为了大魏而牺牲私德,故而多养伎妾”。

“殿下英明!我乃故大将军之子,守个武关,手到擒来。”夏侯楙笑眯眯的同意了曹叡的安排。

曹叡又道:“安西将军放心,只要左将军击退了进犯陇右的诸葛亮等人,孤会再将安西将军调回长安的,你就当去武关度个假。”

夏侯楙信誓旦旦,满口同意。

曹叡暗暗松了口气,遂以太子兼督雍、凉二州军务之名,起草调令:调左将军张郃速回长安。

同时令曹爽在长安整军,为张郃挑选精锐,只待张郃返回长安就去增援陇右。

随后。

曹叡又委派为将军薛悌、王生为峣关守将,以防夏侯楙守不住武关后汉兵威胁长安。

同时以曹爽为四方督巡,巡查各处关津隘口。

最新小说: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武布中华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 布衣权相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三国之风起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