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荣蓁让太医看过,说是要将养些时日,便又在都城里住了半月,天也渐渐回暖。
荣蓁离京之前,得知明苓向皇帝请求前往封地,也不知最后应允了没有,明苓已经认清了眼前的一切,不再心存幻想。即便再惋惜,这也是她的人生,荣蓁没有再过问此事。
短短几月发生了许多大事,可于婴孩而言,却什么也不是,璨儿不知世间疾苦与怨念,又胖了一些,姬恒抱着他时,同荣蓁道:“这孩子若不是我生的,倒真以为是从别处抱来的。才两个多月,便比璇儿三个月时还要大些,每日无忧无虑,真是叫人羡慕。”
荣蓁摸着儿子圆圆的脸颊,同他相视一笑,“若是真无烦恼,也算是父母的心愿了。”
第128章 漩涡
这一年注定风雨飘摇, 春日初始,太后崩逝,姬琬守孝百日, 群臣亦是如此, 等出了孝期,一向得宠的徐惠君自请出宫为太后守陵一年, 即便姬琬再三让他思虑, 徐惠君却坚持如此,跪道:“太后他老人家生前对臣侍多有照拂,臣侍不能报答此恩,心中有愧, 日夜难安, 后宫中卿侍众多, 陛下请另选他人协理后宫之事, 容臣侍替太后守陵, 以全忠孝之心。”
姬琬恩准了此事,而在这之后, 公主明苓前往封地,朝中还未安稳, 蜀中竟起了旱灾, 民不聊生, 朝廷赈济的粮食还未到达, 便有反贼借机利用此事,兴起内乱。姬琬派兵前去镇压, 又命周围各郡固守城池。
只是镇压叛乱容易, 可多少无辜百姓裹挟其中,这场战乱整整持续了一年才停止。
而后重建蜀中, 姑苏慕容家出了不少的银两与物资,更带动武林同道将其运到达蜀中,此举为朝廷赞赏,更得姬琬嘉奖。朝中前来传旨的官员来府时,慕容霄正坐在桌前喂着面前的稚童进食汤羹,听下人传信,他将碗交到秋童手中,而后去正堂领旨。
那官员虽早知慕容氏的家主是位男子,却不知慕容霄竟如此年轻俊美,看着他的容貌恍惚了一瞬。姬琬另赐了两块牌匾,上书“武林至尊,侠义为先”,慕容霄领受下来,再度谢恩。
刚将人送走,秦不言又登门造访,慕容霄一身黑色织金锦袍,长身玉立,缓缓回过头来,“秦大人今日有事?”
秦不言笑了笑,“慕容公子对秦某的待客之道怎么还和从前一样,我虽算不得慕容家的贵客,但慕容公子至少也不该如此冷淡吧。好歹我们也一起共事,替陛下完成夙愿,俱是有功之臣。”
慕容霄抬起眼眸看她,“所以呢?今日秦大人过来,是要同我闲谈?”
秦不言笑道:“难不成我秦某人在慕容公子眼里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吗?”她左右瞧了一眼,“今日怎么不见小侄女?”
慕容霄冷冷瞥她一眼,秦不言怕惹恼了他,轻咳一声,“我只是想跟慕容公子赔个不是,前些日子同襄阳的荣大人书信往来时,不经意间提起了一些慕容府的事。只说慕容公子想为女儿寻一位德高望重,教诲稚儿开蒙的先生,问她可有人选推荐?”
慕容霄的手收紧又慢慢松开,他侧眸看着秦不言,“说吧,你究竟想让我为你办何事?”
秦不言连忙摆手,“秦某绝非此意啊!”
慕容霄睨视她一眼,“那好啊,不送。”
秦不言连忙道:“公子且慢……”
等慕容霄回到内苑,已是一炷香之后,秋童见他回来,道了句:“您走之后,小主子哭闹了一番,小人招架不住,便送到颜公子那里去了。”
慕容霄嗯了一声,秋童将一盏茶捧到他手边,道:“公子您怎么去了那么久?”
慕容霄道:“方才秦不言来过了。”
秋童蹙眉道:“这个人惹人厌烦,几次三番来咱们府上。这一次不会又让公子去做些什么吧?”
慕容霄并未把秦不言放在眼里,“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联络武林同盟之事也是我自己想做,不算被她威胁。”
秋童这才放下心来,又道:“公子,咱们现在给小主子寻启蒙先生是不是有些早,小主子才两岁。”
慕容霄淡淡道:“我三岁时便可背诵诗文,也不算早了。”
秋童一时语塞,心里替小主子感叹一把。
——————————
襄阳
满院子的侍人追着一个男童跑,姬恒笑着跟在后面,缓步走进房里,荣蓁正坐在桌前,手中是一份展开的信件,她神色复杂,像是有些震惊。
姬恒走到她身旁,手轻轻放在她的肩膀上,“怎么了?”
荣蓁这才回过神来,她抬头看着姬恒,将信递给他看,姬恒将信展开,待瞧见上面的字迹,也大感意外,许久只说了一声:“可惜……”
徐惠君于宫外替太后守陵,一年期限本已经到了,可他缠绵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