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恒最是认真,被她这么一说,倒真的研究起了医术,平素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向府中医官请教。有日入宫去见太后,还替太后把了脉,太后奇道:“你何时会这岐黄之术了?”
姬恒笑道:“谈不上会,刚学到一丝皮毛。以后儿臣常常进宫来给父后诊脉,说不定哪日便大有所成。”
太后道:“难得你有这个心,只是诊出的脉先和太医对一对,否则还没得病,便要先被你吓着。”
一晃已到暮春时节,天也渐渐热了,都到了酉时,姬恒见荣蓁还未回来,便着侍人去问,谁知侍人却道:“大人已经回来了,只不过同大人一道回来的还有一位郑大人,如今在沁园同大人说话。”
郑大人?必是那郑玉无疑了,姬恒命人将饭菜都装到食盒中,起身去了沁园。
书房里,荣蓁看着桌上的团书,问她:“真就定了?”
郑玉挑了挑眉,“这还有假?大婚的团书都摆在这儿,就在下月初八。你之前不是还说,纵然不是娶帝卿,也是娶旁的人,有何分别。现在倒是对我的婚事认真了。”
那也只是曾经的心思,同姬恒相处这些时日,倒觉得若真注定被赐婚,娶了姬恒只会是最好的选择。如今已快到三月末,也没几日了。荣蓁问她,“你可见了那文二公子?”
郑玉笑了笑,“我倒是真的瞧见了,知女莫若父,文二公子的确品貌不俗,我也还算满意。”
荣蓁在都城里的朋友只她一个,自然还是希望她能娶到自己喜欢的男子为夫。听见她对那文家郎君满意,便也替她高兴,真心实意说了声恭喜。
郑玉道:“你可别拿这一句话来敷衍我啊,你成婚的时候,我可是替你挡了酒,又跑遍了整个都城,替你寻来了一坛觞玉酒。”
却听门边传来一声轻笑,姬恒立在那里,含笑道:“抱歉了二位,这书房的门敞着,故而听到了你们的谈话。不过,不知道郑大人想要我妻送你什么样的贺礼?但凡我帝卿府上有的,一定不会吝惜。”
郑玉一时呆愣原地,拘束得不知如何是好,荣蓁笑了笑,走到门边将姬恒请进来,对着郑玉道:“那我可要提前几日禁酒,说不定等你大婚那日还能替你挡上几杯。”
荣蓁解了她的尴尬,郑玉道:“几杯如何够?”
姬恒温声道:“本宫还从未见过民间的婚礼,倒是有些好奇,却不知是否有幸前去贵府观礼?”
姬恒竟要出席她的婚礼,郑玉着实惊到了,恐怕将这个消息带回府上也会将她双亲惊到,只是姬恒将礼数做得如此足,她如何能开口拒绝。郑玉连忙道:“殿下愿意光临寒舍,臣自然是荣幸之至。只是还怕那日忙乱,照顾不周……”
荣蓁看着姬恒,轻声问道:“殿下真的想去?”
姬恒在她耳边道:“我们大婚那日,宫廷礼仪太过繁复,人都倦了,竟不知如何过来的。我是真想看看旁人的婚礼。”
荣蓁笑了笑,“我只记得那日被殿下惊着了。”
郑玉不懂他二人究竟在说什么,只道:“既然殿下那日要驾临寒舍,我现在就回去提前准备一番,先退下了。”
郑玉不等她二人回应,便溜之大吉。姬恒看着她的背影低笑一声,荣蓁道:“殿下是故意的?”
姬恒昂起下巴,“总之,郑大人的婚礼,本宫去定了。快走吧,饭菜都要凉了。”
在沁园用过晚膳之后,荣蓁正要握住姬恒的手回正殿歇息,姬恒却一用力将她的身子拉了回来,荣蓁微怔,姬恒轻声道:“今日便歇在沁园吧。”
“嗯?”
姬恒在荣蓁耳边低语,“只是想换个地方。”
荣蓁没想到姬恒还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于敦伦之事上,姬恒一向不算拘谨,与她很是契合,荣蓁道:“殿下可知沁园的卧房外是一片竹林,晚间开了窗凉风袭来,甚是怡人。”
那岂不是如同置身野外一般,姬恒大胆的想法一出,荣蓁便看破了,伏在他的肩上笑出声来。
荣蓁倒也没辜负他的想象,姬恒的确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乐趣,殢雨尤云,夤夜方休。荣蓁抚着姬恒的肩,问他:“听说这沁园的构造是殿下亲自绘就的,那当初建这沁园时,可知道今日还有这样的用途?”
姬恒懒懒道:“本宫的丹青竟被你说成这般,这沁园当时建成时,本宫还想着若是以后不能嫁人,就拿这里当道观,倒是你,坏了本宫的清修。”
荣蓁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殿下此刻形容倒也看不出半分不愿来,反倒是得了意趣。”
姬恒嗯了一声,道:“白云乡我是求不得了,不过明日要嘱咐连乔一声,这沁园的榻比不得正殿里的,要让人再添几床被褥。”
荣蓁低语一声,“殿下若是喜欢这里,明日便让人重新收拾一番。”
姬恒应了一声,再看荣蓁,却见她已经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