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三十六章 微小的回报

第三十六章 微小的回报(2 / 2)

嬴政道:“挖渠之事可以施行,交由廷尉冯劫看管。”

冯劫行礼道:“臣领命。”

廷议顺利结束了,李斯又一次被内侍带去面见皇帝。

大殿内,扶苏对冯去疾道:“多谢右相相助。”

冯去疾道:“公子挖通河渠是为关中得到良田,臣岂会不支持公子。”

扶苏跟着众人离开章台宫,又与右相告别回了高泉宫。

面条是一种很好的吃食,并且这种吃食从高泉宫出去之后,很快就在咸阳城内流传,前前后后不出半月,就在人们口耳相传间成了咸阳城的一种新奇食物。

近来,王翦很少出现在人前了,听说王翦在他的家乡频阳,盖了一座无比巨大的宅邸,那座宅邸中存放着他老人家从六国各地搜集而来的战利品。

传言不仅有美玉还有数不清的金银与美女,王翦过着如同神仙般的生活。

而有一个传言从频阳传出来,那是当初王翦在函谷关见到公子扶苏的时候,是王翦将面条秘方交给了公子扶苏。

现在,王翦还在让人不断买米面,在频阳制了许多面条,天天都在吃面条。

不过这都仅仅是传言,说的人多了,人们就会信以为真。

扶苏听到这个消息,笑着没有让人出去辩解,就让老将军当一个面条的祖师爷,那又何妨。

入秋之后,公子高时常来高泉宫走动。

田安正在晒着柿饼,公子高就在一旁帮忙,将一筐筐的柿子收拾起来。

“他们说蜀中的柿子大。”

田安道:“关中的柿子虽小,但很甜。”

闻言,高将柿子分给身后的两位妹妹,她们是始皇帝的女儿。

吃着甜甜的柿子,两位公主笑得很是满足。

田安耐心地劝着公子高,要少吃柿子,不然会吃坏肚子。

扶苏觉得,如果关中各县都能够和商颜山一样,那么关中的人们会活得更辛苦,比现在还要辛苦得多。

商颜山并不大,扶苏想要给人们树立一个劳动致富的典型。

想要富裕,就需要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所以荀子才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所以嘛,荀子这句话的背后说不定就是劳动与创造。

坐在高泉宫前,扶苏觉得,这都只是自己的浅陋之见罢了。

但又觉得,虽说没有找到荀子他老人家的标准答案,但总该没错的。

譬如阅读理解,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题,只要你写得足够多,总能蒙对一部分答案。

荀子擅用比喻,所以韩非也善用比喻。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韩非的比喻甚是精妙。

所以呀,不能有退让,扶苏觉得在修建河渠的事上,哪怕自己退让半分,都对不起自己的老师韩非。

而老师与张苍之所以会赞同……那就更好理解了,大家都是荀子的弟子。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能当荀子的弟子,受益匪浅。

今天廷议结束,右相之所以会站出来说话,多半是带有摇摆的意思。

如果不是自己这个大秦公子站出来说话,这话若换成丞相说出口,冯去疾不见得会站出来附议。

扶苏看着眼前修剪好的一株松树,心中断定,冯去疾此人绝不是轻易能拉拢。

都说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一条心,可右相冯去疾的势力也不容易小觑,毕竟右相手中掌握着整个御史府,而且大秦的御史大夫是能够监察丞相的。

“兄。”两位妹妹走了上来,齐声道。

这两个妹妹比高还要年幼,扶苏道:“想读书就跟着高。”

这两妹妹很高兴地离开。

公子高上前道:“兄,两位妹妹毕竟是公主,若是在乡野读书,恐怕不合适。”

“所以你觉得叔孙通夫子的话是对的。”

高缓缓点头,有些不服气。

当初心气正高的公子高觉得他可以与乡野小子们一起读书。

叔孙通答应了,高还很得意。

殊不知绕了一圈,回头看两位妹妹,让公子高觉得他的自以为是,反倒是让他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扶苏将刚修剪好的松树放入殿内,吩咐道:“你让人在河渠边另外开一间学舍,单独让叔孙通教她们,至于外出诸多事,让人看着就好。”

公子高似懂非懂,还是道:“高记下了。”

随后,他走到两位妹妹面前,言道:“你们随高来。”

扶苏再看一眼殿外,高已领着两位妹妹离开了。

有个内侍脚步匆匆而来,在田安的耳边低声言语了几句。

田安又快步走入殿内,“公子,章邯将军得到了诏命,要了不少民壮,说是有一千余人。”

粮食是有限的,今年丰收的粮食用以招收民夫,开挖河渠,而后灌溉荒地,若用两斗米换取河渠一里地,哪怕是五斗米换一里河渠,都是赚的。

换出去的是粮食,换来了劳动力,可得到的是实打实的田地呀。

不过,商颜山依旧是关中最严酷的建设工地。

到了第三天,高泉宫就收到了叔孙通让人送来的文书,文书所写就是近来挖河渠变化,廷尉冯劫与丞相李斯将商颜山改称敬业县。

因田亩数量已超过了一个乡,已不像一个寻常的村子,而是在关中新设置了一个县。

接连三天,前去劳作的民夫换了不少人,第一天的一千人换下了六百人,其中有二十人因懒散不做事,章邯克扣了他们粮食。

而这些被克扣粮食的人反要状告章邯将军,想要闹到廷尉面前,好在叔孙通安排了不少监工的士卒,这才有人作证。

文书中,叔孙通不停说着公子的岗位制如何地好用。

以前的敬业县是人人齐心挖河渠,因粮食也是大家的。

可现在不同了,人一旦多了,各种带着各自的人,也多了起来。

那些想要反告章邯的人,又被叔孙通罚了十鞭子。

如此苦的活计,如此严酷的规矩,劳作一天换来的粮食并不多,叔孙通却认为给得足够多了。

最新小说: 秦人的悠闲生活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合欢宗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灭藩王,诛皇子,穿越纨绔杀疯了 大明最强皇太子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怎么都在觊觎万人嫌反派?! 御前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