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佳闻言,连忙抬头,神情恭敬。皇后笑着点头:“回皇玛嬷的话,这位正是二格格的生母董佳氏。”太皇太后颔首,吩咐嬷嬷将二格格抱过来。太皇太后将二格格抱入怀中,看着她圆乎乎的小脸,转头对皇后笑道:“二格格长得真结实,现在多重了?”
皇后一时答不上来,转头看向董佳佳。董佳佳立刻起身行礼,恭敬回禀:“回太皇太后,前些日子刚量过,二格格已经十八斤三两了。”太皇太后听后,满意地点点头:“你倒是会养孩子。”董佳佳微笑着,谦逊地低下头。
皇太后瞧着太皇太后怀中的二格格,眼中满是喜爱。太皇太后见状,将二格格递给皇太后。二格格今日格外乖巧,不仅没哭闹,还睁着大眼睛盯着皇太后。皇太后心都被萌化了,忍不住伸出手指逗她。二格格伸出小手,紧紧握住皇太后的手指,咯咯笑了起来。皇太后被她的笑容感染,和二格格玩得不亦乐乎。
太皇太后见到皇太后开心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酸楚。她仔细瞧了瞧二格格,又瞥了一眼神情恭敬的董佳佳,心想不过是个格格,皇帝应该不会太在意。近来,皇帝因削藩一事与她关系有些僵持,太皇太后觉得或许可以借此机会缓和一下,总归得有人先迈出这一步,况且皇帝已然长大,她也该适时放手了。
太皇太后挨个询问新入宫的嫔妃,是否适应后宫生活,新人们毕恭毕敬地一一回应。之后,太皇太后微笑着勉励她们为皇家多添子嗣,新人们脸颊绯红,羞涩地低下头。
看到这番场景,太皇太后又随口寒暄几句,便挥手示意众人退下,结束了这次请安。临走前,太皇太后特意叮嘱张氏和董佳佳,要常带格格们去寿康宫向皇太后请安。张氏听后,笑容满面,董佳佳也恭敬地应下。
待众妃嫔走后,太皇看到皇太后对着二格格面露不舍,微微笑了笑:“琪琪格,何故如此作态,若是你想抱二格格到膝下抚养,便向皇帝说声便是,只不过是个格格。”
皇太后神色犹豫,“皇额娘,这......,皇帝会不会对博尔济吉特氏有意见?”
太皇太后看到皇太后犹豫不决的样子,心底泛起酸楚,是她害了琪琪格。便拉起皇太后的手,轻拍着,语气夹杂着责备和无奈:“琪琪格,你是大清的皇太后,我若是走了,你就是皇帝最亲近的长辈,你有什么都可以跟皇帝说,别害怕,这是你我的宿命,也是其他蒙古格格的宿命。”
皇太后闻言,想到储秀宫的格佛贺神色不由地伤感,只是低头应是。
自向两宫太后请安后,后宫再度热闹非凡。那拉氏和马佳氏因身怀皇嗣,皇上的恩宠自然流转到了他人身上。
新入宫的李佳氏和王佳氏备受康熙宠眷,董佳佳和张氏因抚养格格们,也分得了一份宠爱。而乌苏里氏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接连三次被召侍寝,整个人容光焕发,春风得意。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九月初十。今日请安,乌苏里氏一扫多年的阴郁,当着众人的面,向皇后报喜,称自己已怀有身孕一月有余。
皇后听闻,自然又是一番恩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乌苏里氏竟婉拒了皇后免去她请安的恩典。董佳佳等人皆露出惊异之色,目光纷纷投向乌苏里氏。
乌苏里氏眼中满是敬仰,笑容灿烂地看向皇后,行礼谢恩:“多谢主子娘娘恩典。太医说奴才这胎还算安稳,而且奴才每天都盼着来给娘娘请安。要是一天不来,心里就空落落的。”
皇后闻言,微微挑眉,语气温和却带着关切:“你呀,惯会哄我开心。只是如今怀了身孕,当以皇嗣为重才是。什么时候来给我请安都不迟,不必急于一时。”
乌苏里氏却仿佛着了魔一般,听到皇后的话,脸上浮现出欣喜之色,眼神坚定:“主子娘娘对奴才和皇嗣如此关怀,奴才心中感激不尽,定是要每日来请安,好让腹中皇嗣也感念主子娘娘的恩情。况且奴才这胎还算安稳,多来给娘娘请安也无妨。待怀孕的后三月,奴才身子重了,怕是想请安也不便了。所以奴才才想着趁这段时间多来请安,多与娘娘见一见,以表心意。”
皇后闻言,也不再相劝。毕竟免去请安也不过是一个多月的事,只要小心些,请安并无大碍。
何况乌苏里氏已搬出太医的诊断作为理由,皇后也不好再多言,只是仍不忘叮嘱:“既然如此,我便允你走得慢些。日后请安不必来得太早,只要能按时到便是了。”乌苏里氏听罢,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董佳佳见此情景,只觉得有些离谱。她细细打量了一番皇后,却并未看出皇后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心中不禁疑惑,难道皇后给乌苏里氏下药了?竟让乌苏里氏如此死心塌地。
看着乌苏里氏那明亮的星星眼,联想到前世那些疯狂的追星族,心中豁然开朗,对乌苏里氏的行为多了几分理解。不止董佳佳,在场请安的其他人也对这一幕感到不解。
只是皇后与乌苏里氏你一言我一语,旁人也不敢贸然插话,只觉得乌苏里氏今日的言行有些疯魔。
热闹的请安终有结束的一刻。待皇后走入内室,众人纷纷起身准备离去。乌苏里氏也连忙起身,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行捧着皇后赏赐的宫人。
董佳佳等人见状,纷纷避让。乌苏里氏见此情景,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临走前还趾高气扬地瞥了众人一眼。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只觉得乌苏里氏今日的举止实在令人费解,却又不好多言,只得默默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