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给有林家捎份礼。
今次,徐茂得他爹托付,亲自去接人,连带在汉江口谋了个账房的徐宝一同去。
老里正之所以知晓,皆是因今天去接人的主意还是他出的。
不给老爹老娘面子,不着识亲大哥,可秀才侄子的喜宴得参加吧,这可是有走动的三弟家的侄子。
老里正看着热闹的院子叹气,徐老头怎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哩?
院里院外吃早饭的人都问候到,徐钰进院子,扶着老里正进正堂,“您老喝茶,今儿还要劳烦您和几位伯爷爷叔爷爷坐镇呢!”
“不成不成,你良叔还在等我。”
“晌午吃过席面去前面也不迟。”徐钰扶人坐下,接过刘树手中的碗要帮忙喂饭。
老里正用拐杖敲他腿,“忙去忙去,我自个来。”
眼看着日头升高,离得近亲戚估摸都走到村口了,得准备迎客。
众人很是忙碌,擦桌子摆椅子,刘树带人搬炮仗。
徐钰洗了把脸,端了碗面站在灶台边吃,不忘叮嘱看着点孩子,别炸伤人。
听着院外孩子们嗷嗷喊叫,夹杂着马蹄声,他三两口喝完汤,边擦嘴边往院外走。
鞭炮声响起,徐茂自马车上跳下扶人,院门口闹哄哄。
这一声鞭炮好似一个机关,随后,炮仗声断断续续没听过。
院子人声鼎沸,屋里笑声连连,锅灶上的白气扶摇直上,香味肆意游走。
自家亲戚、同科、县里大户人家······,只接待来客,徐钰就忙得脚后跟不沾地。
日头中移,他的脸色比衣服还红,众人戏称“喜人儿!”
“阿钰叔叔,你中举了,接喜报。”有孩子自村道坡下跑上来,边跑边喊。
听着喊声,院外路上的人先是一静继而狂喜,“阿钰中举了!”
有人隔着院门大喊:“阿钰快快快,喜报来了。”
正堂陪着长辈的徐钰一愣,还没反应过来,老里正等人已是喜极而泣,起身催促道:“快快,出去接喜报。”
老天爷哎,他们长柳村出息啦,出了个举人老爷!
不仅长柳村人如是作想,来吃喜宴的亲戚亦是激动,当然,最羡慕的还属徐钰的同科们。
望着喜气洋洋堵在院门口准备接喜报的人,顾长风红了眼。
可惜,无人在意他!
估摸着喜报就在这一两日,魏良一直注意着村外的响动,加之他有内力傍身,最先察觉敲锣打鼓的动静。
等了一刻钟,确定是报喜,方向又是往村里来,又找人去村外看。
确定之后,方叫人来送信。
此时,在魏家帮忙的人已经轰动。
“景行旺夫啊!”围在魏良身边道喜的人奉承道。
他来往县城多,偶尔还会进山打猎,与县里酒楼杂货铺来往多,这些有交际的人今日也捧场。
商人重利又能说会道,借着这句纷纷奉承他。
“景行有后福”
“还是魏兄你有眼光,说不得日后景行能当个官夫人呢!”
······
前院正屋西间已经收拾布置成新房,魏景行坐在床上,何清与村里几个哥儿陪着。
听着屋外的声音,何清笑道:“恭喜师娘,师父中举了。”丈夫是阿钰正经弟子,他尊称师父师娘也不算失礼。
“阿钰哥果真是文昌星君下凡,要是明年考中进士,你就是进士家的夫郎了。”坐在床边的哥儿胳膊肘杵了杵魏景行,调侃道。
其余人纷纷笑,“哪能啊,日后景行可是官夫人呐!”
阿秀进来,就见屋内一众哥儿笑得前仰后倒,低低道:“小点声儿,仔细别人听了去说你们猖狂。”
成亲的还好,没成亲的落个眼高的坏名声可不好。
说罢戳着自家哥儿额头,“离景行远点,压皱喜服了。”
方才杵魏景行的哥儿往旁边挪了挪,笑道:“怕甚,阿钰哥准备了两套喜服哩!”
魏景行也笑说无事。
阿秀无奈,透过窗扇缝隙向外看了看,拉起自家哥儿道:“景行,我去阿钰家,你可要捎话。”
一众哥儿叽叽咕咕笑着,魏景行抿唇摇头。
待人离开,何清开玩笑道:“婶子该不会带人去相亲吧!”
“不会吧!”
“说不定还真是,现在跟阿钰哥做亲戚多好。”
“再好也没景行好哈哈哈哈”
成亲当天一跃成为举人夫郎,魏景行也觉得这一世自己命好。
可若论风光,那还得是徐钰。
无他,送喜报的不仅有州城来的衙差,县令大人带着衙门众人也来道贺顺便吃喜酒。
徐家院子,热闹至极。
里正等人让出主桌,州城来的衙役知晓乡里规矩,坐在了次桌,老里正等人陪着县令大人坐主桌,送喜报的吹鼓手还特意奏了一曲喜乐。
鞭炮声里,锣鼓齐鸣,众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