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全族被杀,也就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替他们喊冤。
这样的血腥手段,也必然暂时吓唬住城内庶民。
马超冷笑,一挥手臂,豪爽地道,“随便杀,谁被吓住,谁是他们孙子......”
说到这儿忽然顿住,转头看向张祯。
只见她白皙的脸上带了层薄薄的红晕,显得愈发好看。
这红晕当然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愤怒。
不由暗叹一声。
没错,世间任何一个武将,都不会被吓住。
哪怕江东世族屠尽城中庶民,也只是方便他们更快攻入。
唯一一个会被吓住的人,是张神悦。
这毒计专门针对她。
于是话锋一转,道,“宸王千岁,不如暂回丹阳,待咱们打下吴县,再迎你来。”
要破这毒计也简单,只要不让张神悦看见,她便不会心软。
也就不会被江东世族拿捏。
事后若有骂名,也是江东世族承担七分,他们这些攻城的将领承担三分,与张神悦无关。
张祯不理他,急着问诸葛亮,“孔明,如何破之?”
既已知道,又如何能装做不知道!
她也不怀疑江东世族是否真会这么做。
其一,江东世族胆大包天,鼠目寸光,为了保命,任何丧尽天良的事都做得出。
其二,孔明都猜到了,还能有假?
她也承认,唯有如此,才能让她退兵。
诸葛亮歉然道,“阿姐,我还在想!”
他也是刚刚才想到的,一时之间,也没有对策。
高顺沉吟道,“不如,假装退兵,趁其不备,再攻来!”
说完自己又否决了,“不,不行!这些人奸诈狡猾,不看到我们切实退兵,不会放了被控制的庶民!”
张燕迟疑道,“王上能言善辩,何不策反城中庶民?”
郭太赞同,“据我所说,吴郡庶民,都对王上极为敬仰!王上说话,他们会听!”
他二人与马超、甘宁不同,庶民出身,因此对庶民怀有同情心。
张祯反问,“我的声音,要如何传入城内?”
小喇叭不是万能的,又没有电力加持,虽能扩音,也有限。
就算找几个嗓门大的士卒当传声筒,也很难传到城内百姓耳中。
江东世族绝不会让朝廷大军靠得太近。
撒传单也不现实,就算她能让墨家同门做风筝带入城中,百姓也大多不识字。
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假设百姓真被策反,也没有武器,贸然对抗世族只会丧命。
张燕、郭太答不出。
是啊,张师叔不能与城中庶民面对面,怎么策反?
堂内众人,都陷入沉思中。
张祯急得额头都出了层细汗。
快想,快想,一定有办法的!
正焦急间,忽然听见诸葛亮清澈的声音,“有了!”
第457章 老贼们,叫你们知道小爷的厉害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诸葛亮说道,“咱们设一支奇兵,昼伏夜行,悄悄绕到吴县后方或侧方。大军则继续正面行军,逼近吴县,吸引孙权和江东世族的注意力!”
张祯眼睛一亮,“大军不必太快,需与奇兵同时到达吴县。然后,我们在前方牵制孙权与江东世族,设法拖延时间,奇兵打开城墙,放百姓逃生!再杀入城中,制造混乱,里应外合,拿下吴县!”
诸葛亮抚掌,“正是!”
阿姐与他心有灵犀。
马超立刻起身请命,“宸王千岁,高将军,这支奇兵,可由我来率领!”
高顺不同意,“你乃先锋,若是不在大军中,恐惹他们生疑。”
同理,甘宁也不行。
最合适的人选,是张燕和郭太。
他们在大军中没有太过突出的表现,不易被江东世族记住,就算不在军中,也没有人在意。
而且他们来到吴郡多年,熟悉地形,知道怎么走才能避人耳目。
两人欣然领命,当晚就带一千精锐离开了。
这也是诸葛亮的意思,人不能太多。
——
两日的路程,大军硬是拖到了四日。
对外的说辞是,宸王偶感风寒,不宜疾行,高顺不放心将她留在后军,便拖慢了行程。
江东世族听得消息,不疑有他。
甚至还以为,张祯不是偶感风寒,而是因吕奉先之死悲伤过度,损了身子。
这符合他们的预期。
顾化、张荣、陆托等人对于退敌也更有信心。
兵书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张祯兵临城下,已落了下乘。
而他们从来都是伐谋!
眼下张祯身体孱弱,意志必然也不坚定,定会被他们趁虚击败。
好不好的,先杀几百个庶民丢出去,不信她不退。
想到这儿,顾化叮嘱陆托,“一定要看管好了。”
陆托知道他指的是第一批庶民,笑道,“顾老放心。”
他们又不傻,当然不会把“以庶民为质”这事儿宣扬出去,而是提前抓了些乞丐、孤寡、无赖。
这类人活着多余,杀了也不会引起恐慌。
若一切顺利,别的庶民,根本不会知道他们曾有过这样的心思。
若不顺利,就只能一直杀下去了。
杀到张祯退兵为止。
这份杀孽,只怕张祯负担不起,也不敢负担。
几人正笑着,忽有侍从惊慌来报,再有半日,朝廷大军就到了!
陆托目光一狠,就要上南面城楼。
那是朝廷大军攻来的方向。
顾化和张荣对视一眼,“二郎且住,我们与你一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