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刺激……
差一点,就差一点,鼻血就得流下来。
好在见多识广,忍功了得,不然非得出丑。
顾七七听到开门声就醒了,发现是四爷只问了声好,就迷迷糊糊的想再眯一会。
不是不想上床睡,这是她从小到大被徐棉养成的习惯,不能湿着头发睡觉,否则容易风湿,老了遭罪。
总之就是邪气容易入体,至于哪种邪气就说不清了。
问就是祖辈传下来的传统。
四爷走到顾七七身边轻抚着顾七七的大长腿,又白又嫩,引人犯罪。
再往上一看,大腿内侧全红了,有的地方都破皮泛红渗着血丝。
顾七七见四爷想出声叫下人,一把拉住他。
“没事儿,擦点药就好。刚洗好澡,头发还没干透,我还想着睡前再擦药的。”
说罢就翻出碘伏和棉签递给四爷。
“这个药叫做碘伏,可以防止伤口恶化感染。其实很多士兵都是死于伤口溃烂感染而亡。
看?学好化学、生物多重要,可以研制出多少好药,减少多少伤亡?增加多少年寿命?”
得,又开始给四爷画大饼!
随时随地都不忘提醒四爷:方方面面都不能落后呀!
也是为了华夏崛起操碎了心。
四爷看了看说明书,用棉签蘸着药水,给顾七七擦药。
“这个是棉签,经过消毒的,每个伤口都单独使用,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很多细菌和病毒仅凭肉眼是看不见的,都藏于伤口上,需借助显微镜方可观察仔细。”
等碘伏干了,她又拿出一管木瓜膏:“生肌的,很快就好了。”
四爷又用棉签的另一头帮她擦了药膏。
“这个是中药的吧,真方便,也不知道现在是否可以量产?”四爷看了眼馋的不行。
“可以着手研究一下,我们中医很多方子都被外国强盗抢走了,又因为很多中医敝帚自珍,好多技艺都已失传。
以后一定想想办法,让那些有本事的大夫多出医书,免得断了传承。”
说到医书,顾七七就起了众多失传的医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部分篇章;《雷公炮炙经论》残篇;《华佗青囊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始版本,当然不全是清中期遗失的。
清代医家对古籍的校订也可能导致某些早期版本失传。
想到失传医书,她又联想到了国人之痛:《永乐大典》。
至于《永乐大典》原版和副本具体何时丢失,史书没有明确记载。
有说明末的,有说清初的,但无论如何也比后世散落于世界各地的800余卷多得多。
等四爷登基了,她一定派人抄录几份。
也算间接给大清文人增加就业岗位了,全都给她抄书去。
这些是目前还来得及挽救的,有一些她也无能为力。
只能加强武力,提醒后人了。
比如敦煌遗书。
除非她派人先挖出来再抄录几份。
但是洞中的彩塑、壁画、绢画、麻布画、纸画、幡画、工艺品就没办法了。
想起陈寅恪先生的悲痛之言: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顾七七就忍不住气血翻涌。
恨!恨之入骨!
痛!痛彻心扉!
不行,武力不足恐惧症又犯了!
药石无医。
收回思绪,一抬头,发现四爷满头汗,就叫他快去洗澡。
四爷洗了澡,顺便也洗了头发。
虽然看了许久,可是顾七七还是不喜欢大清男子的发型,太丑!
四爷擦干了头发,也坐到小几旁的另一边椅子上,拿起一块西瓜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