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是“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这是一道八股题,出自《孟子》,意思是自己戕害自己的人,无法和他谈论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林祈安神色从容,将题目抄录下来,随后静静闭目沉思。
第二个兵丁举着考题贴板,写的是五经题。
五经题一共五道,易经,春秋,礼记,诗经,尚书各一道,考生们各取本经抄录下来作答。
第三个贴板上,则是五言八律诗一首。
考场之中,一些头脑灵活的学子已然开始奋笔疾书,也有像林祈安这般谨慎之人,还在谨慎思索破题之点。
主位之上的江县令,目光缓缓环视一周,见众人皆是一脸严肃,他默默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可实际上,他内心并不比考生们平静多少。
若是吴县治下的学子能够登上黄榜,对他的政绩考核可是大有益处。
这些年,上面对于科考抓得愈发严苛,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知府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下到各处县衙,严令本次各县乡试,务必选拔出真才实学之人。
江知县哪敢有丝毫轻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出了一道四平八稳的题,目的就是要测试出学子们的真实功底,势必要在这数千名学生里,选出五十位能为他争得脸面的人,送去参加府试。
县试第一场足足有一天时间,一般人都能完成三道题。
但要是换成乡试,一天要做七道题,恐怕就没多少时间让人细细思考了。
很多人觉得考试能否被录取,关键在于自己能否写出一篇好文章。然而,文无第一,好文章由谁来判定呢?自然是坐在上位的县令。
这好与恶、取与不取,全在主考官的一念之间。
大雍朝县试是要糊名的,林祈安了解到,这位江知县任职期间,行事极为稳健,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绩,只能算兢兢业业,从未出过任何大的差错。
平日里理政,规规矩矩,为人本分且怕事,他本就是从“小镇做题家”一步步考上来的,从他出的第一道题便能瞧出端倪。
林祈安当下提起笔,蘸了墨,思绪也如同这墨汁一般,在稿纸上缓缓铺陈开来。
破题之句,他花费了最多的时间,力求稳健。
一旦题目破开,之后的思绪便如同潺潺流水,源源不断。随后的承题、起讲之句,进一步加深破题思路。思绪翻飞间,尧舜事迹、圣人品德皆跃然纸上,从“自暴自弃者之言语与行事”,论述到“如何维持本心”,进而得出君子为人处世之道。
等将思路完整地写在稿纸上,再一字一句慢慢誊抄到考卷之上,林祈安手腕沉稳,丝毫不心急。往日抄书磨炼出的性子,在这一刻,专注力达到了顶峰。
他自幼练就的科考专用“馆阁体”,横竖撇捺精准到位,字与字间距匀称,工整肃穆,毫无多余墨迹与涂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94627\',\'107\',\'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107章 祈安初战县试场1\',\'1744013001\')">『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94627\',\'107\',\'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107章 祈安初战县试场1\')">『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