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是听令写一些供奉给道家神仙的表文。
齐珣没有再主动写过歌颂神仙的诗文献给皇上。
他写过那一篇给谢真人的文章, 得了皇上的赞赏, 回到家里, 父母为他高兴,也为他担忧。
那一次,许久不见面的大哥也见了齐珣。
大哥事务繁忙,只是在与下属说话的间隙,见了齐珣这位幼弟一面。
说道:“你生性明彻, 当知宦途路远,不可一蹴而就, 当心戒慎,文章之事,可一不可再。”
寥寥数语之后。
小厮报说有客人求见, 齐珣知趣离开。
长兄如父,在他几位兄长之中, 这位长兄最有威严,在他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
那番话他时刻谨记。
在宫里的日子很清净,许多人说皇上信道,是小人妖言惑众,齐珣在宫里却没见过什么小人。
若说是小人,大约就是他。
大部分时间,萧翀乾在宫中清修,读经服丹。
明明在深宫中,却让人有种隐居山野的感觉。
若不是每隔两日萧翀乾都会批阅一些奏折,齐珣都会以为自己是在道宫清修。
这段时间,齐珣也习惯了在问仙殿做事的生活。
读完了一卷道经,他将道经放在膝盖上。
萧翀乾看着室内的漏壶说:“还差片刻。”
齐珣已经读完了一篇文章,他说:“陛下可要在听一段文章?剩下的时间恐怕不够读完一整篇。”
萧翀乾听见齐珣的问题,想起一件事,说道:“朕记得齐家儿郎启蒙之初都学数算。”
齐珣道:“的确如此。”
常在御前,齐珣对萧翀乾接下来要说的话略有猜测。
“前两日户部侍郎上折子说,时值秋日,户部将要理税,人手不足……”
梁闻喜此时上前行了一礼,说道:“柳舍人在外头,说有一封奏折里的内容涉及永寿公主,需得陛下亲自过目。”
送到御前的奏折,一部分留下,一部分送到东宫去交给太子批阅。
留下的奏折,皇帝有时间之后自会批阅,若是没时间处理还是会送到东宫。
往常都是不急的。
不知道柳舍人拿的折子里是有什么紧急事务?
柳舍人进来,低头见礼,先道:“微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自袖中抽出一封折子双手捧起来,头垂得更低了,声音也变得紧张了,说道:“前段时间淮南王府盗窃案有了眉目,只是又牵扯出一桩秘事,涉及皇家,还请陛下亲自过目。”
“拿上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