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颗‘大写的人’。”
读着读着,李茹只觉得头皮发麻,好像灵魂都在战栗,但她清楚,那是因为自己在兴奋,在激动。
就像当初读戴望舒的《雨巷》一样,她也曾经有过同样的感受。
同时,她也非常享受这种感受……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读完最后一句,李茹依旧沉浸在这首诗带给她的震撼与无限美好当中,久久不愿清醒,任由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也不曾擦拭。
半响,她才意犹未尽的长叹了一口气,嘴里重复念道:
“真好,这首《理想》写的真好,真好啊!”
不到半个小时,陈耀东抄……啊呸,写的这首《理想》,就以讯而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传遍了整个北大校园。
甚至不光在北大学子之间流传,就连不少老师也看了,而且全都赞不绝口。
乃至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样一篇上佳的诗稿,竟然是从一个刚考上大学的新生笔下诞生的。
……
章德凝是1952年出生的燕京姑娘,同时,她也是76届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人民文学》,从事编辑工作。
因为和母校的香火情,她当天就知道北大出了一首了不得的诗稿。
源于职业的敏感性,章德凝在知道这事过后的第一时间就匆匆赶来了北大,并且这会儿人都已经出现在了《未名湖》杂志的特批教室。
查剑英负责接待。
“章学姐,您想采访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谢谢啊查师妹,我这次代表《人民文学》过来,确实有一些问题想要了解一下。”
“章学姐您请说。”
“我了解到,发表在你们《未名湖》杂志上的这首《理想》的作者叫辰东,他和《牧马人》的作者辰东是同一个人吗?”
“是的。”
“他是北大的?”
“不是。”
“那他为什么会在北大一个新创的校园杂志上发表他的诗稿呢?而且还是《理想》这样一首质量很高的作品。”
章德凝说完觉得自己的话容易引起误会,于是又解释了一下:“当然我这样说没有贬低《未名湖》杂志的意思,只是从正常逻辑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一下原因,希望查师妹不要生气!”
查剑英并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她反而很骄傲的说道:“因为陈耀东同志,哦,也就是辰东,他和我,还有我们《未名湖》的几个创始人,都是要好的朋友!”
ps:求票!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