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李承乾没有给苏婉说,准备确立她东宫皇后的身份。
虽然他有绝对的把握,但还没到那时候,没必要说。
“来人,更衣,传膳……”
两人穿戴整齐后,李承乾又吩咐道:“把象儿厥儿都带过来,一起用膳!”
“拜见大人!”李象恭恭敬敬行礼。
大人,对父亲口语化的正式称呼。
比如某家大人,就是我家爸爸,属于带着敬畏色彩的称呼。
正式场合的话,那就是叫父亲,皇族就是父王或者父皇。
“耶耶(四声),阿娘……”
耶耶或者阿耶,是鲜卑族特有的对父亲的称呼,李唐皇室本就有鲜卑族血统,因此一直沿用。
李象规规矩矩,不管是礼仪还是叫人,都显得很有气度。
而他现在,也不过是算八岁的样子。
李厥只有一岁,此时还由乳娘抱着,但已经会叫人了,算是比较聪慧的。
之前的话,李承乾对李象,基本属于放养状态。
反正按照皇室的法度,该教的教,该学的学。
但,他个人基本没有管过。
哪怕是功课,都从来没有过问。
反正李象是庶子,在之前的李承乾心里,别给自己惹麻烦就成,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
他和李象之间,跟陌生人差不到哪里去。
李象能这么规规矩矩的叫他并行礼,可以说是教得好,但也可以说是教得不好。
李象此时的表现,让他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那时候,他被身边的人一直要求,各种各样的要求,方方面面都要尽量做到完美。
结果呢?
苏婉在李承乾沉思的时候,把李厥从乳母怀中抱了过来。
看到侍女进来摆上饭食,李承乾皱了皱眉,挥手道:“你们全都出去,把这些也端出去!”
“是……”
侍女们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听命行事是本能,没有人敢有疑问。
贞观时期,一般还是以分餐为主,尤其是贵族。
就是每人都有自己的一份饭菜,除非身份不同,否则都是一样的。
摆在矮几上,跪坐支踵而食。
而且是排排坐,共同面对同一个方向,吃饭的时候基本不说话。
不过,因为所谓胡凳的‘入侵’,也就渐渐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
随着时间的流逝,桌椅板凳也进入了寻常人家,进入了高层贵族之中。
到了大唐中期的时候,就有了会食的形式,也就是围在一起吃饭。
像桌椅板凳那些,没什么技术含量,并非是做不出来。
主要是流行的习惯,让礼字当头的贵族,不愿意改变。
他们认为坐高凳,就必然导致裤裆叉开,这样坐非常不雅观。
这是思想上的认知烙印,因此久久不肯改变。
“殿下,你这是……”
苏婉满脸疑问,不是说吃饭吗,怎么马上又给撤了?
李承乾没有说话,自己上手移动了一下屏风,随后一挥手,桌椅俱全。
再次一挥手,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食物。
第三次一挥手,碗筷也出现了。
苏婉和已经有基本认知的李象,全都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