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朕已经与大臣们商议过了,今年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册封你为周王,请你千万不要再推辞了。”
辽东王与周王,虽然同为王爵,却有着天差地别。
一字王拥有独立行政权,军事权、经济权。一字王可在封国内自置丞相、御史大夫;王国军队可达数万;征收赋税、铸造钱币。
吴王刘濞在封地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财力甚至比朝廷还要富足。
两字王的行政、军事、经济权均受朝廷严格限制,无论是权势还是地位都要远远低于一字王。
刘安面对汉帝要将自己擢升爵位的提议,却选择了摇头摆手:“陛下,此事并非是臣要推辞,实在是臣没有这个想法啊。”
事实上,汉帝已经不是第一次想把刘安从二字王擢升成一字王了,但一直都被刘安所拒绝。
“兄长您总是这样,每当朕想要封赏于你,你就百般借故拒绝。”汉帝惆怅的说道,“当年你我兄弟二人立下血誓,兄长你与你的后人永不篡汉,朕便要厚待你与你的后人。
兄长如此,岂不是要害朕于不义?”
“陛下。”刘安低着眸子道,“即使不封一字王,臣这一脉坐镇辽东手握数万铁骑,甚至还有着勤王保驾的功劳,已然远远显赫于其他诸侯。
倘若再将臣封为一字王,岂不是比陛下还要尊贵?
天无二日!大汉只能有一尊太阳,也只有一人可在大汉呼风唤雨,那便是陛下!”
汉帝不语,他也清楚兄长不愿再做加封,是因为要捍卫皇权的尊贵。若是刘安再加封,那便有僭越之嫌,故而他才一直推脱加封之事,不愿接受。
自汉帝幼时起,他便一直没有信任过别人,因为他始终坚信人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十五年前,刘安来到代地,将传国玉玺交给他的时候,时为代王的刘恒第一次动摇了。而后来匈奴入侵,长安危在旦夕的时候,也正是刘安率领辽东铁骑驱逐大敌,替刘恒守住了社稷。
刘恒至今还记得,当时兄长因为雪夜驰援,眉毛都结了霜。
兄长就如同一束温暖的旭日阳光,将刘恒冰封已久的内心融化。
“陛下要珍重龙体啊,大汉社稷肩负在您的身上,您这些年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也为大汉付出的太多了。”刘安看着汉帝清瘦的侧脸,不由心疼的说道。
汉帝的眼角闪烁起了泪花,动容的说道:“若是他人说这话,朕是断然不信的。可若是兄长说这话,朕相信您是真的为朕担忧。”
“陛下...”
“既然兄长不愿加封周王,朕也就不强求了。”汉帝坚毅的说道,“自高祖定鼎以来,太师之位空悬四十余载,非德不足以镇三公,非威不足以慑群臣。
朕打算册封兄长你为太师,此事兄长就不要再推辞了。”
太师位列三公之一,与太傅、太保并称“上公”。与后世王朝的虚衔三公不同,三公在如今这个时期不仅是最高级别的官职,而且还具备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
太师作为三公之首,地位尊崇,通常由德高望重的大臣担任。除却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还会负责教导皇帝、匡正得失,可称帝师。
“陛下,不可啊。”刘安语重心长的说道,“昔周公辅成王,尚需设三监以制衡;伊尹摄政商朝,终遭太甲桐宫之囚。太师之位,上可谏天子,下可统百官,臣何德何能据此重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