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二人谈了一会儿话,顾绍芾想起一件事来,说道:
“听说皇上这次选淑女,不禁寡妇参选。”
“这是什么事情,你跟我说道说道。”
顾炎武笑着说道:
“不是选淑女,北京那边是选妃,苏州这边是雇工协会想送人进宫里。”
“说是不禁寡妇参选也不然,有子女的寡妇,还是不让报名的。”
“只有没生下子女、而且自愿入宫的,才允许参选。”
“她们寡妇失业的,到宫里也有个生计。”
顾绍芾有些恍然地点了点头,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
“这没有孩子的寡妇,确实可以去宫里当宫女。”
“只是皇上选妃为何也允许寡妇报名,难道他真像传言说的喜好妇人?”
当今皇帝喜欢年龄大的女子,这是前两年从宫中传出来的。皇帝前年从宫中选了八个选侍,都是年纪大的老宫女。
事情传到宫外,就变成了皇帝喜欢妇人。再结合允许寡妇参选的命令,这让一些人联想到了魏武帝曹孟德,对此颇有非议。
顾绍芾也觉得这件事不好,有些忧心地道:
“皇上喜好妇人,这可不太好啊!”
“若是看中了某个妇人,强纳臣民妻妾怎么办?”
“这件事可真不好,你得劝谏劝谏!”
顾炎武闻言啼笑皆非,向祖父道:
“您都想到哪里去了?”
“当今皇上要重制礼乐,岂是不尊礼法的人?”
“再说皇上也不是不提倡守节,只是希望她们有子女。”
“没有子女就孤伶伶地守节,还不如去宫中找个活计。”
顾绍芾闻言问道:
“那有子女的寡妇,还是提倡她们守节了?”
“你已经是元士,身份等同于进士。进士之母守节通常都有贞节牌坊,你娘的贞节牌坊什么时候下来?”
顾炎武是嗣子,他的嗣母和嗣父还未成婚,嗣父便去世了。
他的嗣母王氏,是以未婚妻的身份来到顾家守节,抚养被过继来的顾炎武长大。
她这种未婚守节的情况,按照常理是能获得表彰的,可以建坊旌表,也就是贞节牌坊。
顾炎武想到这件事情,眉头皱了起来,因为他知道皇帝对贞节牌坊这种东西是不怎么喜欢的。今年京城道路改造,就拆了不知多少牌坊,其中贞节牌坊几乎没有被重立的。
军中的报纸,也因为这件事讨论过贞节牌坊,有文章认为女子守贞和守节相关联,和宋朝靖康之耻有关——
宋朝的男人保护不了女人,又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受辱,所以用守节的名义,逼迫女子自杀,保持清白之身。
儒学中的女子守节就是这种思潮的体现,是该被摒弃的糟粕学问。
军中作为敬慕强者的地方,对这种打不过敌人只能约束女人的事情,自然非常鄙视。
顾炎武则因为母亲守节,在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时气得简直要跳起来。因为他和嗣母的感情很深,自然看不得人诋毁守节。
但是汉唐对贞节的看法、对寡妇再嫁的态度,都和宋朝之后大为不同。宋朝之前的节妇数量,有据可考的不过147位而已,远远不及现在。
尤其是报纸上披露的一些地方逼迫寡妇自杀、以获得贞节牌坊的事情,让顾炎武对贞节牌坊的看法,慢慢发生了转变——
如果自己母亲和那些被迫守节的女子获得一样的贞节牌坊,那他宁愿不要。
他向祖父说道:
“贞节牌坊的事情,皇上正在命礼部重新拟定标准。据说要把各种牌坊的认定权力全部收归礼部,和城隍庙、社庙的祠堂相关联。”
“没有子女守贞以后是不被提倡的,更不提倡自杀,不允许用私刑杀了寡妇说是帮人家守节。”
“朝廷以后只会表彰不屈从权势自杀或被杀的女子,还有抚育出功臣的。单纯守寡或自杀,并不会被表彰。”
“我娘将来是能获得贞节牌坊的,孙儿想等新的贞节标准确定后,再为娘亲申请。”
顾绍芾对此很是关心,因为他觉得为儿媳能做的就是这个,追问顾炎武道:
“只表彰不屈从权势、还有抚育出功臣的,那岂不是说没子女的寡妇守贞也没有用,没法获得贞节牌坊?”
“你娘这样养育嗣子的,到底算不算内?”
顾炎武早就考虑过这件事,说道:
“应该算吧!”
“皇上是不想看到有人为了贞节牌坊强迫寡妇守贞,给她们守制之后自主选择的权力。”
“如果有寡妇想再嫁,可以按照新的婚姻礼法完全自主,不需要娘家、夫家任何人批准。”
“但是如果有人不想再嫁,也可以选择守寡。没子女的应该允许收养子女,把子女抚育成功臣。”
“反正不管怎么说,新的礼法不溯及既往。孙儿按旧礼法肯定是母亲的儿子,而且现在是功臣,将来一定能获得贞节牌坊。”
顾绍芾听到这个回答,总算松了口气,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你娘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把你抚养成人。”
“若是连个贞节牌坊都没有,咱们顾家怎么对得起她?”
“你现在是元士了,身上还有了世爵,一定要好好孝顺你娘,让她以后舒心。”
顾炎武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会孝顺母亲。
顾绍芾又道:
“你今年已经十八了,你娘给你说了一门亲事,想把她娘家的侄女嫁过来。”
“你自己意下如何?听说皇上和皇后提倡婚姻自主。”
顾炎武在这方面不太在意,说道:
“既然是母亲娘家人,想必是极好的,一切都听母亲的。”
“我今年会一直在新区,如果方便就尽快成婚。”
顾绍芾听到这番话,询问道:
“怎么这么急?”
“我和你娘还想定在明年呢!”
“现在说亲就立刻成婚,时间实在是太赶了。”
顾炎武笑而不语,直到祖父问得急了,才透露道:
“明年辽东可能有大战,孙儿也要准备。”
“说不定就有机会参战,再立一些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