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行动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成功抢收到粮食后,雇工协会面临的钱粮危机就此迎刃而解。
而且还有很多耕种官田的佃仆、佃农,蜂拥加入雇工协会。
前面就已说过,苏州九成农户都是佃农、还有很多人沦为佃仆。这些耕种官田的佃户知道雇工协会能庇护自己、帮自己向官府缴纳租税后,几乎是抢着加入,请求雇工协会派人收割。
短短几日时间,张溥就收获了十万石粮食。而且随着成熟的稻田越来越多,眼看就要膨胀到百万石、千万石。
他还带人大张旗鼓地去各县衙门纳粮,把那些土地的租税,都按最高的上田三斗缴纳。
在官府收下秋粮后,苏州士绅大为恐慌,因为他们发现:
雇工协会能取代士绅的地位。
以往通过他们和官府打交道的佃户,现在通过雇工协会就能向官府交租税。而且还能选举和罢免工会委员,保证不会吃亏。
官府则通过雇工协会,向佃户征收租税。根本不需要通过士绅,低声下气地讨好他们。
可以说,张溥的雇工协会,取代的是士绅的位置。
在这个新的秩序中,不需要士绅存在。
一时间,某些士绅想到所谓的重制礼乐,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重塑礼法秩序:
“官府、士绅、平民,这是现行的秩序。”
“官府、协会、平民,这是张西铭新定的礼法秩序。”
“若是协会能取代士绅,我们士绅的出路在哪里?”
面临着被取代的危机,一些士绅终于想到了新江南。认为海外能蓄养奴婢的新江南,是他们的出路所在。
更多人开始准备粮食和银子,甚至拿着地契,去找张彝宪捐纳爵位。
显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危险,张溥威胁的清理一半士绅,也并不是虚言。
也有一些士绅不死心,气急败坏地带着家丁保卫田地。他们殴打加入雇工协会的佃户,阻挠雇工协会的收割队。
短短数日,苏州就发生了数十起械斗,甚至出现了伤亡。
急得顾炎武急忙带着鹰扬军士兵四处平乱,制止更大纠纷。
刚刚抵达苏州的李若琏和鹰扬军一个大队,也加入维护治安的行列。
他们整齐的队形、精准的射击,轻易就压下了数十起纷争。鹰扬军很快在苏州赫赫有名,被认为是强军。
一些人消灭雇工协会的想法,也被掐灭在萌芽状态:谁都知道鹰扬军是站在张溥一边的,甚至护卫队还接受他们训练。想要消灭雇工协会,就必须过了鹰扬军。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苏州士绅无计可施之下,只能向官府施压。要求官府出面,取缔雇工协会。
苏州知府寇慎面对这个要求,为难道:
“雇工协会是在南京户部注册的,而且还得到南京卫尉寺允许,可以组建护卫队训练民兵。”
“我苏州府就是想取缔,也没有这个权力啊!”
南京户部尚书是林欲楫,这个人出身泉州府晋江,和张瑞图是姑表兄弟。与杨景辰、吕图南等晋江官员的关系都不错,可以说是皇帝的人——
当初朱由检把他任命为南京户部尚书,就有培养的用意。如今看来这个人做的还不错,而且听从旨意。
让林欲楫取缔雇工协会显然不可能,南京卫尉寺那边就更不用提。
这些苏州士绅面对寇慎的推脱,一时也没办法,他们又期冀地看着黄道周,期盼道:
“黄推官,您一向是最讲道理的。”
“您说这佃户越过田主交租税,天下有没有这个理?”
黄道周沉吟不语,就当一些士绅以为他被说动时,黄道周取出一摞状书道:
“这些都是那些佃户提交的状子,告你们侵占官田、强夺他们的土地。”
“还有一些人告你们致人伤残,把佃户抽鞭子、割耳朵、剁手指……甚至强拿人抵债。”
“现在案子都在审理中,请各位配合廷尉署。”
这把那些被状告的士绅气了个倒仰,万万没想到张溥还派人告了他们。
如果这些状子不解决的话,他们别说保持地位了,甚至有可能被流放到海外。
一些士绅气得大叫道:
“这是诬告,全都是诬告。”
“黄推官你不知道江南诉讼成风,经常有些恶奴用诬告陷害士绅。”
“张西铭的父亲就是这样被气死的,黄推官可不要中他们的奸计啊!”
七嘴八舌地劝黄道周不要偏听偏信,中了张溥的诡计。
然而黄道周却说道:
“案子递到我这了,本官就得查下去。”
“请诸位好好配合,等候法庭传唤。”
又向这些士绅道:
“如果诸位要反诉他们,也请写了状书,递到廷尉署来。”
“法庭审判看的是证据,你们要做好准备。”
苏州士绅面对这么顽固的推官,一时也无语了。
只能感叹“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认为黄道周被张溥带到了沟里。
其他苏州官员倒是有愿意帮他们的,但是却影响不了苏州府集议会的决断。大部分官员对他们请求能推脱就推脱,不是让他们去找江南巡抚,就是劝他们和张溥和解。
显然,秋粮无忧的官员,对雇工协会和苏州士绅的争端根本是作壁上观。无论这些人闹得如何,不影响他们的考成和政绩。
甚至一些人可能还在盼着雇工协会获胜,杀杀苏州士绅的傲气。免得以后征粮时,还要官府求着他们。
面对这样的苏州衙门,苏州士绅根本无计可施。去找张溥谈判,也根本见不到人——
显然,张溥想趁着秋收多收割粮食,根本就不理他们。
此时的他,正在江南巡抚衙门中,向曹文衡、张彝宪等人道:
“曹抚台、张公公,这下你们都见到了吧?”
“张某做事一向稳妥,根本就不会亏了你们。”
“苏州的官田五百多万亩,算上隐田至少超过六百万。这些田今年都按最高的三斗交,至少能上交一百八十万石。”
“这样起运的秋粮就足够了,完全不用看那些大户的脸。”
苏州府秋粮数额是203万石,起运则是185万石。按照张溥所说,上缴朝廷的秋粮是不用愁了。
而且收割的其他粮食,还能被四海粮行收购,补上前段时间卖给雇工协会带来的缺口,还能运到北方去。
张彝宪哈哈大笑,为自己说动四海粮行支持张溥而自得。
曹文衡同样称赞道:
“好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