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话起源于前宋,当时是苏州人自吹:
把苏州和首都临安相提并论,甚至排在前面。
但是到了大明,这却变成事实:
苏州的繁华不但能和杭州相比,甚至超过了杭州,每年上缴的赋税,高达杭州九倍。
寻常人提到江南,必然包括苏州、松江二府。
若说江南四府,则通常是指苏松嘉湖四府,或者说江南巡抚管辖的、应天府之外的苏松常镇四府。
江南五府通常是指缴纳白粮的苏松常嘉湖五府。有时会用杭州取代常州,并称苏松杭嘉湖。
再扩大范围的话,无论是江南六府还是七府,或者八府、九府、十府……都必然会带上苏松。而且苏州一定是最前,排在江南首位。
可以说,苏州就是大明最繁华的城市,整个江南的中心。
这里的繁华富庶,一直为人称道。风景人文也令人向往,被看做天堂一般——
仇英《苏州清明上河图》被皇帝安排在京城展出,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每个看过画的人,都认为苏州不愧有“人间天堂”称谓。
刘理顺在京城参观过这幅画,对苏州印象很好。这次南下主持乡试时,特意经过苏州。
但是他坐船来到苏州后,却发现这个天堂臭烘烘的,一时大失所望:
“烂泥、屎溺……”
“苏州怎么会这么脏?连码头都是这样?”
“涿鹿区的车站,远比这要干净!”
整个涿鹿区在经过他两年的治理后,城内路面基本完成了硬化,甚至连乡村公路,都开始修了起来。
但是苏州这边,无论城内还是城外都大多是泥土路。只有一些巷子,被铺上石板而已。
再加上这边下雨比较多,每到雨后路面就变得泥泞。刘理顺穿着布鞋下了船后,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落脚——
习惯了京城和涿鹿区路面的他,对这种泥泞的道路,当真有些不适。
更别说泥泞中还有人和动物的粪便,让人看到就觉得恶心。
“老爷,换皮靴吧!”
“还是去叫个人力车?”
他的随从说道。
刘理顺摇了摇头,说道:
“大热的天,穿皮靴不把脚闷坏了。”
“再说这样的道路,苏州能有人力车吗?”
指着崎岖不平还多有台阶的石板路,刘理顺觉得人力车夫在这样的路上拉车,估计能被累死。乘客的体验也会很差,会被颠簸得连饭都要吐出来。
这让他心里大为失望,感觉“人间天堂”名头虽响,但是苏州却当不起。
甚至他心里还泛起疑惑:
就这样的情况,苏州“人间天堂”的名头是怎么传出去的?
难道是苏州的文人,一直在自吹自擂?
——
旁边,他的随从见自家老爷不愿换靴子,又确实没见到人力车,说道:
“那老爷要怎么出去?”
“要不要小的先去驿站,让人安排马车?”
刘理顺否决了他的提议:
“我若去驿站,岂不会让全苏州都知道?”
“还是就这样转转,过两日咱们就去南京。”
作为江南乡试的总主考官,如果被人知道他在这里,估计全苏州的士子,都会蜂拥而来。
刘理顺不愿在考试前见到这些人,所以否决了随从的提议。
最终,两人在观察当地人的穿着后、买了两双桐油靴子,才解决了出行问题。
在买靴子的时候,两人又感觉到不便:
京城那边早已普及银币和辅币券,只需要一个钱包,就能把日常用的零钱装起来,买到大部分东西。
但是在苏州,银币虽然称不上罕见,却并不算流行。而且这边的小额银币很少,更见不到辅币券——
苏州的商家对辅币券根本不收,以至于刘理顺只能拿出银币,再让商家找零钱。
看着商家剪出的碎银子、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铜钱,刘理顺掂量之后哑然失笑,对涿鹿区的变化,认识更深刻起来: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身在涿鹿区不觉得,如今到了外面,才察觉涿鹿区变化之大。”
“以前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都不习惯了!”
放在以前,家境贫寒的刘理顺,能对商家找零的碎银子看了又看,仔细揣摩它的重量、还有成色等等。
对铜钱更是要仔细数数是不是短陌,再看看是不是劣钱。
但在涿鹿区习惯和银币、辅币券打交道后,他这两个本领,却是迅速退化。以至于看着碎银子和铜钱,都险些忘记了这两点。
想着苏州人现在还在用碎银子交易,再想着涿鹿区平坦的道路、车水马龙的街市,刘理顺终于确定:
苏州的城建水平和兴旺程度,已经比不上涿鹿区。
只要涿鹿区保持现在的势头,未来定然能赶上苏州的一个县,甚至完成超越。
这让他心里充满了自信,坚信自己治政措施是对的。
同时对皇帝交给自己的任务,变得更有信心:
“连苏州都是这个样子,松江就更不用说了。”
“江南这边的城市治理已经落后,确实要设个试点作为标杆。”
“先找江南巡抚说一下,让曹巡抚划出个地方来。”
南方议会试点、或者说县改区的标杆,原本定的是滁州、和州。
但是这两州的选举,出现重大问题:各种社团、宗族在其中上下其手,很多人对选出的结果不认同。
鉴于这种情况,史可法提议选举暂停。等他治政三年,完成对两地的教化后再说。
也因为此,南方议会试点需要另选。
在刘理顺指出议会存在的问题后,皇帝抓了他的差。命他在苏松建立新区,按自己的想法筹建议会。
等到江南乡试结束后,刘理顺就会加衔巡察侍御史,负责巡按江南、主持新区建设。
原本他对自己是否能做好有些忐忑,如今在见到苏州就是这个样子后,顿时自信起来:
他相信,自己在涿鹿区基础上建设的新区一定会更好,让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堂所在。
——
苏州雨水很多,不一会儿又下起雨来。
刘理顺撑着一把油纸伞,信步走在街巷上,看着雨水中慌乱的行人和商贩,不自觉地又摇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