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贾家,就与宝钗说笑,和宝钗关系自是契合。
湘云如今说宝钗不吝啬,却又在说谁吝啬?
黛玉深知湘云性情,知道她言谈无忌,如今也多半只是无心之失,并非真有心一褒一贬,接宝钗之事,却骂他人如何。
然而今日在场人多,黛玉只怕湘云这无心之言被旁人听去了,又不知要如何编排湘云。
湘云去看画了,惜春听到宝钗和湘云说话,也有些意动,却不好真的也去拿画,就只拉着迎春说话,眼睛却不时地往宝钗放画的那边瞄去。
黛玉见状,心内又是一番叹息。
贾母将孙女都接到身边抚养,自是用心良苦。
偏人有先天性情不同,迎春温顺过度,惜春又着实孤介,两人都是平日里想要什么却不敢直说的,旁人给了,也就收着。
惜春比迎春好些,偶尔也有刚烈的时候,偏只刚烈得要和那些不喜的东西都划清界限罢了。
贾母偏爱伶俐的姑娘家,对迎春和惜春两个孙女有一番真心,却终少了几分偏爱,也就更让她俩沉默寡言。
宝钗已走到迎春和惜春身旁,也说让两姑娘随意挑喜欢的画作了,两姑娘才舍得走过去,也都看了起来。
惜春先前赏画最是认真,如今却看哪一幅都喜欢,仍是久久挑不出喜欢的。迎春不甚在意自己得到的是何等东西,无非顺手拿一样就罢了。
探春也与惜春一并,认真挑了一会,方选出心仪的来。
好不容易黛玉等人都回去了,宝钗沉着脸看着莺儿。
她总想着要找个理由,将丫头们都教训一通。往日里若是梨香院中的其他丫头婆子犯了错,总有薛王氏怜悯下人,听得下人哭诉两句,也就作罢。
宝钗有意整治下人,却碍于母亲仁慈,她也不好无缘无故就发作,只得忍了又忍。
今日莺儿任性,她可算有了理由。
莺儿起初还当宝钗和平常一般,纵沉了脸,自己笑两声,也就都过去了。
但看宝钗不似与自己顽闹,她方慌了神,连连向宝钗认错,只待宝钗莫要再罚她。
宝钗有意让家中其他下人看着,哪里肯因莺儿三言两语就放过她?
下人中另有消息渠道,无需多时,此时已经传开了。
梨香院中侍候的薛家下人们无不纳罕,都说两位女主子素日和善,不怎么苛待下人,那薛大爷虽然有些纨绔习气,但对下人也极为大方,今日宝姑娘怎就连自家身边的丫头都舍得惩罚了?
消息传到黛玉耳中,黛玉思忖片刻,含笑点头,与湘云道:“我前儿还说薛姨妈她们过于仁慈,若如此管家,怕是家里的下人都要作乱。今宝姐姐如此才好呢。”
她那日也在梨香院中,知道莺儿如何不待宝钗吩咐就自作主张行事。
大丫头要代主子管着一房人,必要时确实该便宜行事,并非事事都要主子做主。可那日宝钗也在,并非必须莺儿做主。
且黛玉观宝钗神情,已知宝钗不甚愿意大家看到她作的画,尤其不愿大家看到她做的这幅黑河画,莺儿着实过了一些。
湘云想着外面那起人要说宝钗不好,正担忧着呢,忽听到黛玉说如此才好,她少不得一番叹息,又要拉着黛玉去找宝钗玩,好给宝钗说话解闷,免得宝钗听到别人如何说她,心里却乱了。
黛玉也正有心与宝钗见一面,便欣然前往。
谁知她俩去的时候却去得不巧了,薛蟠竟然也在,还正在宝钗房中。
他们兄妹说话,黛玉和湘云是女眷,与他又非血亲,理应回避,两人唯有在旁边屋子吃着茶等着。
薛蟠也因听到宝钗教训莺儿的事,才忙里抽空回来问宝钗,究竟有何缘由。
听得宝钗说起详细,薛蟠一时不解。
以他对宝钗素日习惯了解,他猜宝钗断然不至于因为莺儿要将她旧日画作拿出,就对莺儿大发脾气,让爱说话的莺儿现在都不敢多嘴了。
非要论缘由,当是那画有什么不寻常。
薛蟠正要再问,就听得有下人来,说是林姑娘和史姑娘都来了。
宝钗连忙起身,要整衣服,还要到镜边理头发。
她正忙着,忽想起薛蟠还在,回头就对薛蟠笑道:“哥哥可先回去温习功课了?”
她一面说,一面又理了理衣服,还觉得不够合适,只欲再换一身以便见客。
薛蟠见她心急,再满肚子犹疑,也唯有先行离去。
只是出门时,想到下人所说,林姑娘来了,宝钗一下子慌了,忙着要将自己收拾好,薛蟠就又不觉微笑。
第018章 第 18 章
且说薛蟠,自梨香院出去后,还没走上多远,就碰见贾家的人。
那人一见他就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薛大爷。都说薛大爷近日忙着学业,怎有时间到我们这边了?今日既然碰到,可要和我们一并喝酒?”
薛蟠细细看了一番,方认出那人是贾蔷。
此人虽不是宁荣二府的嫡系子孙,但自幼跟着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