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去了,你还不去请人家回来?”
宝玉便指着插了花的瓶子笑道:“没有宝姐姐在,林妹妹在就行。妹妹快看,这花放这里如何?”
黛玉却扭过身去,偏不看那花。
“我就知道,若非你宝姐姐不在,你也不寻我的。”
宝玉忙向她作揖。
“妹妹这是哪里花?我得了花,可不急急给妹妹送来了?”
他这般一说,黛玉倒先笑了起来。
两人又笑闹一阵,宝玉再问及宝钗今天来的事,黛玉才提到薛蟠准备到淮扬的事。
宝玉奇道:“薛大哥哥竟有这等打算?我可该问问他何日动身,也好替他设席作送了。”
黛玉握着手帕子笑道:“你还不如先想想怎么应对舅舅考你功课呢!舅舅见薛大哥哥长进,哪有不说你的道理?”
宝玉被唬得更不敢见贾政,离得远远地猜着了贾政可能在那,就要早早绕路走。
然这一天,宝玉还是被贾政喊去书房,又听贾政问了一通课业。
宝玉业师上年回家去了,至今仍未再觅得良师,贾政早已有心将宝玉送去贾家家塾读书,只因宝玉病了几日,贾母心疼孙子,又担心家塾人多杂乱,反不利于宝玉学习,才将此事耽误了。
贾政这次旧事重提,宝玉总不好再搪塞,只得待吉日到了,再到家塾去。
贾母前段时日因觉得孙子孙女太多,全挤着不方便,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搬到王夫人房后的抱厦居住。
宝玉这般一去上学,日间便只剩黛玉独自留在贾母身边,纵也有其他人来与贾母说话,黛玉亦可去寻姐妹们或孀居先珠大嫂李纨,但总不比从前。
宝钗则较往昔常来寻黛玉说话,倒略解了黛玉无聊之情。
这日午后,贾母吃过午饭要歇中觉,黛玉本也要回房歇息,却见宝钗来了,身后还跟着些拿东西的丫头婆子。
黛玉忙将宝钗迎入房中,看宝钗将拿来的东西一一摆出。
实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无非是些笺纸、香袋、香珠、扇坠、竹编等物,只稀奇在样式偏新,又具当地特色,并非都中随处可见的东西。
宝钗笑道:“我哥哥才命人送了些东西回来,我寻思着也给大家送些去。其他姐妹那里有别的丫头婆子去送了,我特意收拾了一份,亲自拿来给你。你瞧瞧可还喜欢?”
黛玉虽有倦意,但见宝钗兴味正浓,且她也难得一见这些新奇物品,便来了兴趣。
她口中称谢,迎宝钗进入屋中,任宝钗一一将物品摆出,她凑在宝钗身旁细看。
宝钗摆放物品时,又与她说着这是什么、这要怎么用、这又合摆在哪一类的话。
如此说得一会儿,黛玉渐渐走了困,更对宝钗送来的物品上了心。
忽听得宝钗道:“颦颦,你看。”
黛玉不觉一怔。
她初入贾府,宝玉便问她可否有字,后又送她“颦颦”二字。
素日里却无人如此唤她,宝玉也不过叫她林妹妹。
宝钗话经出口,已悔失言,莹润肌肤泛起红晕。
不过她向来稳重和平,行为豁达,也不多在意,只让黛玉看砂子灯。
东西看罢,宝钗再与黛玉顽闹一番,薛王氏命人来寻宝钗。
黛玉送到门边,宝钗回头笑道:“颦儿体弱,莫要再送了。”
说罢,她自往梨香院去了,留得黛玉怔在原地。
紫鹃忙上前道:“姑娘,宝姑娘都说让你不必再送了,你可还不回来歇着?今儿被宝姑娘这般一闹,姑娘该已累了,我只盼姑娘今夜能睡得安稳些呢!像昨夜,姑娘不过略眯了会,竟不知能睡上几个更次。姑娘总如此,身体又如何能好?”
她说着,就扶黛玉回房。
黛玉却渐走渐慢,待回到屋中,看宝钗亲自摆下的杂物,又添了一段心事。
宝钗到贾府后,总得人人称赞。
黛玉昔日在父亲身边,她父亲便让她读书识字,假充养子之意,因此也与她说过些官场道理,道是那等处事圆滑无漏之人,更易心内藏奸,只骗旁人他如何如何好,暗地里却下手最狠。
黛玉?*? 初见宝钗,便有莫名忧郁。
她再念及父亲往日所说,更对宝钗多有怀疑。
今听得紫鹃所说,她又想起今早与宝钗在贾母处相见。
宝钗来问贾母安,可巧遇到贾母问她昨晚睡得如何。
黛玉实不知宝钗有何心思,索性去找探春等姐妹玩了。
探春正在习字,见黛玉来了,搁下笔就道:“林姐姐,你看看我这几个字写得如何?宝姐姐今儿送来的笔墨纸砚,我都试着用了用,正合用呢。”
黛玉便看那字。
这般玩得一会,待到入了夜,该歇息时,黛玉果真较平日睡得好了。
宝钗翌日亦早早到了贾母房中,向贾母请了安,又与贾母房中其他丫头聊天。
她先谈贾母起居,又问宝玉近来上学如何,可还是天天不愿到塾里去,总想怎么淘漉胭脂膏子,再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