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觉得生儿生女都一样。
事实也是如此。
毕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尤其是老年人经济上有了较大的自由,有退休金的老人完全可以不依赖儿女,生活一样有尊严。
现在的老人体会不到儿子的重要性。
但以前不一样。
历史上的客家人,比如桃坑的客家人普遍重视生儿子。
一户人家有没有儿子,会决定你在这个山寨中的地位。
这个地位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尊严和话语权。
如果一户人家生了十个女儿,没有儿子,祠堂祭祀都不能参加,并且不能上户口。
客家人居住在山上,以前这里没有乡政府,也没有派出所,管理的就是以姓氏为单位的祠堂,比如李氏祠堂、范氏祠堂。
祠堂有一套专门的管理机构,行使政府职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家族添丁。
生活在山寨中的家庭,如果有儿女出生,就必须去祠堂上户口。
但祠堂规定,只上男不上女。
也就是说,你家如果不生男,哪怕生二十个女儿,一样不能上户口。
现在一个人没有户口,会有很大麻烦,没有办法上学、就业。
以前同样如此。
你的户口上不了祠堂,就意味着你不是这个家族成员,不仅不能享受家族福利,而且还不能享受家族的保护。
人都是群居动物,需要抱团取暖,如果被家族成员排斥,生活会非常的艰难,尤其是生活在渺无人烟的大山里,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就拿建房子来说吧。
桃坑客家人建的都一尺厚的黄泥巴房,材料主要是黄泥、杉树和杉树皮,这些材料满山遍野都是,但需要人拉回。
如果靠家庭内部几个人,几乎不可能,光是把一根巨大的主梁抬上屋顶就不可能。
如果你是家族成员就不一样了。
你只要跟族长说一声,我家需要建房,族长会下令全族成员前去帮忙。
桃坑山寨建一栋三进的泥巴房,需要二个月时间,主家只需提供饭菜,不需另付工资,大家都是免费帮忙。
如果在山寨里没有户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你家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人参与,尤其受外界欺负的时候,更无人出来主持公道。
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客家人称之为绝户。
大家是可以吃绝户的。
所谓的吃绝户,就是只有女儿的人家,男主人死后,大家可以光明正大去她家吃饭,分家产,可以明抢!
当然,吃绝户不是所有人家都可以,如果夫家兄弟多,家族势力大,且又团结,还是没人敢动手。
大家针对的是势力弱小的人家。
比如阿家家。
她只有一个女儿,且不亲生的。
而且女儿夫妻在桃坑无亲无戚,也无朋友,就属于弱小的人家。
以前注定是吃绝户的人家。
我记得很清楚,阿家没有去世之前,街上就有人提出,阿家的财产由他来继承。
阿家的财产主要是房子,如果房子被人抢走,阿美只好流落街头了。
这种行为以前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