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起,咚咚响。
咚起咚起,咚咚响。
一阵阵锣鼓声从深山里传出。
这是罗家在"嫁男"。
客家人嫁得最多的是嫁女,一般不"嫁男"。
但罗家却在"嫁男"。
因为范家只有一个女儿,不愿意嫁女,而是希望招郎。
就是招一个男人上门做他们的儿子,即"嫁男"。
这次他招的是罗家的郎。
客家人"嫁男",跟嫁女的程序差不多,需要媒人说媒,说定礼金,但操办婚事是范家,不是罗家。
到了出嫁这一天,范家会请锣鼓班子,翻山越岭,去罗家迎接新郎,而罗家几乎不用花一分钱,相反还可收一大笔钱。
付出的代价是,罗家的儿子不再是罗家的儿子。
他成了范家的儿子。
他以后跟范家父母生活在一起,所生子女姓范,所得收入归范家,同时,需要负责范家父母生老病死。
这是客家老人没有儿子最好的归宿。
当然,客家人一般不愿意成为人家的上门女婿,能去上门的,都是家穷,或者其它原因找不到老婆,没有办法只好去上门。
这类人员往往会被人笑称:"撑门棍"。
意即帮别人打开门户,传承血脉。
他们被客家人瞧不起,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一些强势的岳父母,不准女婿上桌吃饭,尤其是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亲朋好友,女婿只能在柴灶上吃。
家里祭祠的时候,女婿需要回避,因为他是下等人,会在祖宗面前丢脸。
当然,这是极少数。
大部分岳父岳母还是比较开明,对女婿也非常好,真正把他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会有老去的一天,会有无法动弹的一天,这一天,就是考验女婿的时刻。
如果以前待女婿好,女婿可能会念旧情,精心照料。
如果经常刁难苛刻女婿,老人的末日就来临了。
客家人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小的村寨只有几户人家,大的也不过十几户,几十户,人员稀少,地处偏僻,老人只能依靠家庭的力量。
而男性是家庭的骨干或者是主心骨。
不论是不是上门女婿,男性在客家人家庭的地位具有不可动摇性。
因为客家人生存环境恶劣,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男性力气大,胆子大,粗犷豪放,往往会冲锋陷阵,并且胜算率极高。
而女性就呈明显弱势,难以挑起家庭重担。
这是客家人在长期与自然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所以客家人都非常看重男性,看重儿子。
儿子在父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儿子是父母养老的保障。因为儿子会一辈子生活在父母身边,结婚生子,所娶媳妇也在一起生活,可以说,老人到了晚年,只要有儿子,生活就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