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8章 刘备见顾琛,立誓振汉室

第18章 刘备见顾琛,立誓振汉室(2 / 2)

刘备再次沉默了一下。

随后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再次朝着二人一拜后,直接走出了草庐。

“孔明啊你不是曾言玄德公乃是英主嘛?”

“你又何必如此?”

见刘备走了出去,徐庶终是再也忍耐不住,开口问道。

“元直。”

诸葛亮笑了笑,眼神仍是那般明亮:“亮之志,在于安社稷兴天下。”

“玄德公或是明主。”

“但若过不了心中这一关,于亮而言,终不是良木。”

说罢,他亦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听到这话,徐庶不由得便沉默了下来。

“大哥,这孔明可愿追随?”

另一边,刘备刚刚踏出草庐,已经等急了的张飞便立刻迎了上来问道。

刘备并未多言。

只是认真的看着这三人,十分严肃的道:“随我前往洛阳!”

顾琛也未曾料到刘备竟然会突然前来拜见自己。

甚至就连兵马都没带。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冒险的举动。

若是顾琛直接强行留下刘备,那他麾下的那些人马定会大乱。

甚至就连顾炜荀彧等人都是对此十分意外。

不过他们却迅速猜出了刘备此行的目的,同时又不由的谈论起了另一件事。

“子琰,你对刘备此人如何看待?”

顾炜看着顾琛,开口问道。

闻言,荀彧眼神不由得一亮,立刻便看向了顾琛。

“于刘氏宗族之中,或可为冠。”

顾琛并未有所隐瞒,沉吟了一下后道:“但于我等而言,或可并不为明主。”

通过刘备的种种举动。

顾琛自是能够猜出他的些许心思。

“怕是此次会有不同。”荀彧忽地一笑,旋即又问道:“若是刘备有明主,公子会立刘备嘛?”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不由得皆是陷入了沉默。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

顾琛是不会选择化家为国的,若是不然巨鹿顾氏也不会单独其中。

这也是他们这一代人深受顾熙影响的关系。

按照顾易的判断。

若是他们这一代人不能平定乱世的话,在这种情况之下,下一代顾氏子弟就绝对会有这种心思了。

乱世终究是会让太多太多的人生出野心。

顾氏的祖训终究不能一直影响下去。

这一次,顾琛也是沉默了下来。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已经考察过一些刘氏宗族之人了。

毕竟顾琛原本的想法便是,扫平整个天下之后再立一个君主。

如今传国玉玺在手。

对于顾琛而言再立一个刘氏皇帝夺正统之名,绝对是对当前的局势有着极大的帮助。

但可惜的便是所考察之人皆不入顾琛之眼。

他不是没有想过如顾熙当年那般,从少年便开始进行教育。

但终究还是放弃了。

局势不同了。

此举盛世之时或许可行,但在当前的乱世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他沉默了良久,摆了摆手道:“此时谈论这些为时尚早,且先见一见这刘玄德再议。”

闻言,众人皆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此事注定影响极大。

甚至就连顾易对此都是颇为的关注。

顾琛并未因为刘备的前来,而做出任何对应的安排。

但刘备却还是感觉出了其中那明显的差别。

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虽然仍是能见到不少的流民,但是却并未有丝毫的乱局。

并且——

刘备在百姓的脸上终于是看到了些许笑容。

哪怕他们一个个都蓬头露面,形似枯槁。

但相比于以往的绝望麻木。

他们终于再一次对未来有了期待。

这种反差感是极大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备整个人的思绪也是愈发复杂。

其实在如今的天下各州郡之中,荆州之地已经算是稍微好上一些的了。

但也从未在百姓脸上见到过这么多的笑容。

这种情况越是靠近洛阳越是明显。

甚至就连关张赵都沉默了。

终于,怀揣着复杂的心绪,刘备终是赶到了洛阳。

与以往相比。

洛阳似乎什么都没变,但却又什么都变了。

顾琛于冠军侯府接见了刘备。

如今这已经成为了洛阳的正中心。

至于皇宫——

除了专属的打理之人与守卫外,宫内再无一人。

这一次,刘备将关张赵三人都带了进来。

“拜见子琰公子。”

方甫入堂,刘备率先朝着顾琛行礼,旋即是在场之人:“拜见诸君。”

关张赵三人亦是行礼。

他们三个都是性情中人。

无论是顾氏也好,亦或是顾琛的行为也罢,都足以获得三人的尊重。

“拜见玄德公。”

众人立刻回礼。

顾琛并未多言,反倒是顾炜率先开了口,脸上挂着淡笑:“多年未见玄德公,今日一见,更胜往昔啊。”

“公子亦然。”

刘备自是记着顾炜,连忙再次行礼。

但顾炜却直接拦住了他:“哎,玄德公何须如此?”

“公子无须劝阻。”

刘备的表情十分严肃:“在下曾对二位公子心有成见,今朝得人点拨幡然醒悟,怀请罪之心前来。”

“唯原公子与诸君宽恕。”

谁都没料到刘备竟会如此直接。

这一番话,更是让在场之人皆是眼神微微一变。

甚至就连顾琛都怔了一下。

刘备轻轻叹了口气,认真朝着顾炜一拜后,这才再次看向了顾琛。

完全没有半点架子直接便跪在了顾琛的面前,轻叹了一口气悠悠开口道:“备一路行来,观京畿之变,觉其已有昔年光武明帝时之风。”

“此诚备之深悔也!”

“自光武皇帝再兴大汉以来,顾氏累世忠良,乃汉室柱石。”

“桓灵二帝昏聩,有负卿家;何氏乱政,实为社稷蟊贼。”

“公子锄奸之举,真乃再造之恩。”

“昔者备对子琰公子所为,实存私怨。”

“今方知此乃妇人之见,罪莫大焉!”

说着,他再次认真朝着顾琛一拜。

整个堂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怔怔的看着刘备,万万没料到刘备竟然会如此直接。

刘备表情丝毫不变。

当他决定了一件事之后便不会轻易动摇。

他就是这种人!

京畿地区的变化已经彻底让他醒悟了过来,彻底意识到了当前的天下该以何法而解。

刘氏宗亲不足以兴大汉;

刘辩、刘协不被顾琛认可;

若想让汉室再兴,他又为何不能重走光武帝之路?

联顾琛,而正天下!

就亦如当年的光武皇帝刘秀和忠武侯顾啸?

他也不知道顾琛会不会认可自己。

但有些事有些话,他终究必须要做。

“备今至此,一者负荆请罪,二者欲与君共图大计。”

“虽才德菲薄,愿执前驱之鞭,赴汤蹈火以报汉室。”

“异日若能重光帝业,当亲率群臣,上告天地宗庙,下告天下万民。”

“黜桓灵之庙号,夺何氏之尊号,为顾公重建丰碑,改立谥号。”

说罢,刘备再次朝着顾琛一拜。

顾易一直都在紧紧的注视着这一切,此时心中亦是无比复杂。

他也没能料到,刘备竟会如此。

但仔细想想之后也便释然了。

顾氏的出现终究还是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太多东西。

其实现在这发生的一切就如同当年一般。

当年的他操控着顾啸于河北之地,率领精锐直接降了刘秀。

如今这一幕似乎要重新发生了。

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更大了。

毕竟当初的顾啸并不是很强,而反观刘秀虽根基不稳但在明面上却强过顾啸。

但如今可不同。

顾琛现如今稳居三洲之地,麾下人马近二十万。

且都还是他亲手打下来的地方。

根基极为稳固。

而反观刘备于天下之间虽有些许名声,且麾下还有数万兵马,但却远远不及顾琛。

对于顾琛会做何种选择,顾易也不知道。

但他还是不由得思考了一下。

突然就觉着刘备貌似确实也挺合适的。

不过这合适的根本原因却不在刘备身上。

而是他的儿子刘禅。

刘禅别的不说

但在听话和长寿这一点上绝对能给顾氏极大的助力。

顾易早已下定决心,这一次绝不让神州陆沉再现。

若是能有刘禅这种皇帝在。

他届时绝对会轻松许多。

这绝对是一个最为适合顾氏的皇帝。

不过想归想,顾易却也并未想过干涉顾琛的选择。

——顾琛是这个时代的变数。

“先驱者”这个成就到底能不能完成,便全靠顾琛了。

他岂会在这种时候干涉?

而且按照顾琛的想法来看,打穿整个天下之后再立一个又有何不可?

堂内一片死寂。

众人皆默然不语,唯以目视而神会。

直至过了片刻,顾琛这才悠悠开口:“玄德公不必过谦。”

“是非功过,后世自有公论。”

“某区区虚名,何足道哉.”

说着,他缓缓站了起来:“至于联兵之策,吾意亦然。”

顾琛绝不会轻易做出判断。

他确实从未想过化家为国,但他心中的志向是能够完成顾熙当年没做成的大业。

除非真遇明主。

如若不然,顾琛宁愿届时扫清天下之后再立。

闻言,刘备眼眶猛地便是微微一红。

虽然顾琛才刚刚开口。

但他心中对于大汉那一直以来的担忧,竟忽然就弱了许多。.

——————

“建安四年春三月,青州牧刘备自荆州入洛,巡畿辅,察民变,谓左右曰:“顾氏有安邦定略,社稷之桢也。”

后入洛阳,得见琛于冠军侯府。

备未及寒暄,忽正冠整襟,长揖及地曰:“昔备愚妄,未解子琰诛何氏乃断腕救汉之义,妄以私情度公忠,此备之过也;”

今汉祚虽微,天命未改。备虽德薄能鲜,愿效光武兴汉之志。

若得廓清寰宇,定削桓灵庙谥,以儆后世;

黜何氏宗籍,以正纲常;

更定顾公谥法,彰其翼戴之功。皇天厚土,实鉴此心!”

——《汉末英雄录,顾琛篇》

最新小说: 这个民国不好混 大秦: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短视频通古代:全员破防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曹家逆子 大明第一太子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北宋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