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
自昔年诸葛玄病逝之后,诸葛亮便一直于隆中隐居。
并以“卧龙”自居。
这种行为自是换来了大多数人的不屑一顾。
哪怕明知道诸葛亮师承顾氏,但这种狂妄的口气仍是让人不满。
唯有与诸葛亮相熟之人才相信诸葛亮的才能。
而刘备就是其中一员。
刘备对于这一次见诸葛亮十分的重视。
刚至隆中,他便改为牵马而行,以此来表诚心。
这让关羽张飞赵云三人皆是有些不愿。
刘备现在的名声可并不低。
哪怕如今依附刘表,但亦是为天下一方诸侯,且还是雄主。
最关键的是——
他于百姓心中的名声同样很高。
天下之人皆闻刘备“仁德”之名。
而反观诸葛亮,其如今毫无任何官职声望。
关张赵三人皆是刘备心腹,又岂能甘心?
“大哥,这诸葛亮论身份论年纪皆不如你,如今你能亲自前来拜访便已足表诚心。”
“又何须下马而行?”
关羽微微皱眉,看着刘备说道。
赵云张飞亦是点了点头,显然是十分认可关羽的话。
但刘备却是摇了摇头,一脸庄重的说道:“昔年周文王见姜子牙,宁亲自拉车。”
“连周文王对待大才都如此,更何况我刘备?”
刘备的态度十分坚决。
闻言,关张赵三人哪怕再怎么不愿也只能沉默下来。
四人就这样一路朝着林中而行。
这条路刘备早就已经走过两次,自是无比熟悉。
当他再一次看到那熟悉的草堂之时,整个人的表情也是愈发复杂。
铛!铛!铛!
他缓缓走向前去,敲响门环。
不多时,一名童子缓缓开门走了出来。
还未等刘备开口说话,那童子便笑了起来:“玄德公快请,我家先生已经等候多时了。”
“嗯?”
刘备愣了一下,不由得问道:“诸葛先生早已得知在下会前来?”
“先生与友人说.”
童子并未隐瞒,脸上笑意更浓,“玄德公若当真有重振大汉之心便定会前来。”
“先生还和友人打了赌,说玄德公一定会来。”
“今日便是最后一日了。”
“果不其然,玄德公还是来了。”
听到这话,刘备脸上的惊讶之色不由得更加浓郁。
他没有半点犹豫,连忙便跟随着童子缓缓走进了草庐之中。
还未等进门,便听到了一声声清朗的笑声于草庐之中响起。
这一刻,刘备的脸上竟闪过了一丝紧张之色,又整理了一下衣衫后,旋即这才缓缓走了出去。
此时的草庐内,诸葛亮正在与徐庶侃侃而谈。
见刘备走了进来。
诸葛亮淡然一笑,看着徐庶道:“元直如何啊?”
“孔明料事如神,是在下输了。”
徐庶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脸上却还是始终带着笑容。
他其实早就想要去投奔刘备了。
刘备那仁德的名声确实是吸引了很多人。
不过却被诸葛亮拦住了。
就是因为顾熙的先例在,如今的诸葛亮对于明主的要求极高。
于他而言。
刘备若当真是明主,无论如何都会前来隆中。
他原本还不相信。
毕竟先后两次未曾见到一人,对于诸侯们而言本就已经折了面子了,又岂有三顾之理?
如今很显然,他输了。
“刘备见过二位先生。”
刘备丝毫不失礼节,像是毫不在乎自己的身份一般,率先朝着二人行礼。
“见过玄德公。”
两人纷纷拱手回礼。
诸葛亮又介绍起了徐庶的身份,淡笑着道:“玄德公勿怪,元直早就想前去投奔玄德公,不过却被在下拦了下来。”
“良禽择木而栖,备岂能怪罪先生?”
刘备表情丝毫不变,待童子取来蒲墩,才落座了下去。
他本欲直接开口问策。
不过诸葛亮却是率先笑着开口:“我与将军多年未见,今朝再会,自要饮酒叙旧。”
刘备立刻便将心中的话语全都压了下去,微微点了点头。
三人饮酒。
诸葛亮从始至终都未曾说过当今天下时局。
只是在说着昔日之事。
刘备时而开口附和。
直至酒过三巡之际,诸葛亮这才看向了刘备:“在下见玄德公沉默寡言,可是不满在下这草庐之酒?”
“先生勿怪。”刘备拱了拱,叹道:“备只不过是心中伤悲罢了。”
“二位先生虽处草庐,但这草庐之中却亦有太平之气。”
“然如今我大汉天下动荡,四方诸侯割据。”
“备志扶汉室,心中难免伤悲。”
说着,刘备语气一顿,复杂的目光看向了两人,猛地起身朝着二人一拜:“备有心无能,然二位先生皆有救世之才。”
“还请二位先生教备。”
气氛陡然一变。
徐庶紧紧的盯着刘备,双眸之中精光翻涌。
虽才初次见面。
他便已经彻底感觉出了刘备的诚意。
刘备的所作所为,于当前的世道而言绝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
不过他却并未说些什么,以免以客代主。
“玄德公快起。”诸葛亮连忙起身前去搀扶刘备。
但刘备却执意如此,再次问策。
见状,诸葛亮终是没有再说其他,表情逐渐严肃,看着刘备道:“玄德公可还记着在下昔日之言?”
刘备不假思索,直接便将当初诸葛亮所说的话再次重复了出来。
一字不差!
这数年来他一直都在回味着这些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愈发觉着诸葛亮不凡。
“那玄德公何故至此都未西行联顾?”诸葛亮再次发问。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瞬间便让刘备沉默了下来。
或许就是因为自幼受顾氏教育的原因。
对于很多东西。
诸葛亮看的十分清晰。
他并不在乎昔年顾琛弑杀何太后的举动。
于他而言,何太后与何进两人的罪行,已经不配再被称之为大汉的太后了。
“天下时局至今,难不成玄德公当真以为光凭着一人之力能够匡扶汉室?”
见刘备沉默,诸葛亮再次开口:“如今曹操占据冀、幽、豫扬四州。”
“徐州虽名在陶谦麾下,但曹操随时可以取之。”
“于曹操而言,天下已得大半。”
“难不成玄德公以为,光凭着一个荆州便足矣抗衡大半天下?”
诸葛亮摇了摇头,“荆州刘表年事已高,已不能完全掌控荆州世族。”
“益州刘璋初继刘焉之位,便贪图享乐。”
“难不成玄德公以为这些宗亲,当真能抗衡的了曹操嘛?”
这一连串的质问,就如同一根刺一般直接扎进了刘备的心中。
他又岂能不知道这些呢?
自从当年于兖州联合曹操抗衡袁绍之时,他便已经看出了这些个宗亲们的性格。
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忧愁。
只不过人向来都是一个善于欺骗自己的动物。
刘备亦在其中。
诸葛亮如今的这些话就是将这一切都挑了出来。
“当今之势虽看似安定,实则暗涌不断。”
“孙策雄踞江东。”
“此人与顾氏公子有着杀父之仇,曹操他日定会选择与孙策联手。”
“让这孙策伐荆,以拖住玄德公大军。”
“届时曹操便定会起兵伐取京畿,合围并州。”
“若是曹操得胜。”
“玄德公以为,这大汉之天下将会落入谁家?”
刘备的表情愈发复杂。
这些话于他的打击确实是太大了。
诸葛亮自是明白刘备心中所想,继续道:“自昔年光武皇帝再兴大汉之后,顾氏于大汉而言便是支柱。”
“先有忠武侯助光武皇帝夺得天下,镇守一方。”
“后有文成、桓侯二人,治世平西域。”
“先顾公受孝和皇帝托孤,三扶龙庭而安天下,于我大汉数位天子而言,皆如假父。”
“我大汉以孝治天下,但先顾公最后却落得了所谓的“忠厉”之名。”
“难不成如今在玄德公心中”
“一直未曾称王称霸的顾氏公子成了与曹操一般的反贼。”
“而这些对于汉室兴亡无动于衷的宗亲,却仍是大汉忠臣?”
诸葛亮的语气始终都是那般平静。
但无论是对于刘备也好,亦或是徐庶也罢。
这几句轻飘飘的话就如同惊雷一般,不断将在两人耳边炸响。
时代的局限性摆在这里。
唯有少之又少之人才能够稍微跳脱其中。
诸葛亮如今显然就是如此。
在顾氏的教育之下,以他天赋而言,此时的他比原本历史之中还要更加清醒。
刘备完全沉默了。
无数的画面不断将在他脑海之中浮现。
诸葛亮说的有错嘛?
并没有!
刘备对待刘氏宗亲的态度确实与顾琛不同。
哪怕明明早就知道刘氏诸侯难以兴天下,但在当时他的第一目标还是选择来找了刘表。
这在无形之中便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
既是要与曹操抗衡,当今哪个诸侯又能比得上顾琛呢?
他想过陶谦,想过刘表
但却从始至终都未想过顾琛。
顾琛于洛阳的举动于刘备而言始终就跟一根刺一般。
可若是细细想来。
顾琛又做过什么呢?
从始至终,顾琛皆是在平乱除贼。
哪怕手中有着传国玉玺,他都从未有过称王称霸的举动。
而且他做的要远远超过那些所谓的宗亲贵族。
想到这,刘备的表情只感更加复杂。
诸葛亮这一次并未多说什么。
他这就已经是在给刘备指出道路了。
哪怕刘备再怎么诚心,可若是刘备踏不过自己心中的那一关,于他而言也并不能算是明主。
诸葛亮对自己的才能有着绝对的自信。
他不愿重蹈覆辙。
他要等的始终都是一个真正的明主。
就如同昔年光武帝、明帝一般的人物。
诸葛亮重新回到了坐席之上,看着愣住的徐庶笑了笑:“元直,饮酒。”
“孔明啊”
徐庶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但见诸葛亮微微摇头,他也只好忍耐下来,拿起了羽觞,与诸葛亮隔空对饮。
刘备一言不发,眉头紧皱。
一直说坚守的信念与现实的摩擦,让他思绪不断。
他的表情不断变化。
直至过了良久之后,才再次朝着诸葛亮徐庶一拜:“备多谢先生点拨。”
“若先生不弃”
还未等他说完,诸葛亮便直接打断了他:“玄德公无需多言,若玄德公当誓兴大汉,亮届时定会前去拜访玄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