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百战安澜 > 郑庄公小霸中原之战——繻葛之战

郑庄公小霸中原之战——繻葛之战(2 / 2)

战争经过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遂拒绝朝觐周桓王,这在当时是严重的藐视周天子的行为,使周桓王十分气愤,怀恨在心。同年秋,周桓王为维护王室尊严,亲率王师并征调陈国、蔡国、卫国三国之军联合进攻郑国,郑庄公则率军迎战周王联军于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

于是周、郑两军对立于繻葛。当时两军军旗凌冽,天气晴朗,周王之军由多国部队组成,周桓王头戴天子冠立于战车之上。

战前周联军的部署为:以虢公林父指挥右军及配属的蔡、卫军;周公黑肩指挥左军及配属的陈军;周桓王亲自指挥由周军主力组成的中军并为三军统帅。

反观郑军,经过多年的四处征战,军容整齐,杀气腾腾,当然更多的是一国的军队,军心齐。郑庄公针对周联军的布阵形势和特点,采纳郑大夫子元(公子突)的建议:陈国军因国内动乱而士无斗志,蔡国、卫国军战斗力不强,先攻周联军两翼薄弱部分,造成周左、右军混乱,尔后集中兵力合击周中军王师。

郑庄公命令大夫曼伯(公子忽)率一军为右翼的方形军阵,攻周军左翼;大夫祭足率一军为左翼的方形军阵,攻周军右翼;大夫原繁、高渠弥合率一军为中军,随郑庄公配置于左右两个方阵中间,稍后相机出击。

郑庄公又采纳高渠弥的建议:改变传统的车战战斗队形,将通常配置于战车之后的隶属步兵,以伍(五个人)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乘战车的左、右、后方,填补车与车间的空隙,形成了著名的步兵与战车相互掩护,密切协同、攻防自如的“鱼丽之阵”。“鱼丽之阵”的出现,使中国古代车阵战法逐渐趋向严密、灵活,有力地推动了古代战术的革新和演进。

于是,两军在主帅的呐喊声中及隆隆的战鼓声中冲向对方。战争开始后,郑军方面即按照既定作战部署向周室联军左右两翼发起猛烈的进攻,郑庄公命令中军:“看见摇旗就击鼓,击鼓之后就前进”。

郑大夫曼伯指挥郑右军方阵首先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国军队一触即溃,逃离战场,周室联军左翼即告解体。与此同时,祭仲也指挥郑军左方阵进攻蔡、卫两军所在的周右翼部队,一经交锋,蔡、卫军队便纷纷败退。周中军为溃兵所扰,阵势顿时大乱。郑庄公在战台上见状,立即摇旗指挥原繁的中军向周中军发动攻击。祭仲、曼伯所分别指挥的郑左右两方阵也乘势合击,三路军队猛攻周中军。失去左右两翼掩护协同的周中军无法抵挡郑三军的合击,大败后撤,这时,一支不知哪里来的箭射中了周桓王本人,周桓王身负箭伤,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被迫下令脱离战斗。

郑军见周师溃退,十分振奋。祝聃等将领建议郑军立即追击,以便扩大战果,但为郑庄公所拒绝。他的看法是“周天子地位虽已今非昔比,但威望犹在,不可过分冒犯,以致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敌视和作对。”这是十分明智,如果周王在此战中陨落,郑国难免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诸侯灭亡是迟早的事。

当晚郑庄公委派大臣祭仲前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及其将领,以示与王室和好之意,并用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

周桓王惧怕郑国的军队再次袭击,于是羞愧地拔寨返回国都。郑国虽然胜利,但是郑庄公恐得弑君之罪于列侯,于是也不追赶周桓王。

战争影响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逐渐消失,其他诸侯看到周王室的衰落,继郑国之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争霸,以尊王为借口,行使周王征伐的权力。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只作为名义上的共主。

战争评价

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算是中原的小霸主,也可以说是春秋第一霸,早于齐桓公。虽然因地处交通要道,与各国联系紧密,但也因地域限制,周边就是被春秋四强齐、晋、秦、楚包围,发展潜力有限,后来又经过几代的内乱,逐步走向了衰弱,长期成为了晋楚之间争霸的“墙头草”中的存在,最终公元前375年,郑国灭于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新郑国都也成为了韩国的国都,为他人作嫁衣。

《东周列国志》中记载,郑庄公确实算得上是贤明的君主,有众多贤臣辅佐,军队强盛。在读《东周列国志》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郑庄公堪为明君的典范,虚心纳谏、“不及黄泉不相见”的孝心、对周边的国家外交政策都是无可挑剔,但在继承人的位置上与后来的齐桓公一样,没有做好准备,犹豫不决,导致国内大夫势力谁强谁主导国君的废立,致使郑国几代内乱,后来的郑国国君都是在吃老本,国力迅速衰弱,军队也在内耗中衰败,曾经辉煌一时的郑军标志的鱼丽之阵难以再现,让人不胜感叹。再读后来发现实际上郑国国力与齐、楚、晋等国相比还是有差距,所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最终走向了没落,繻葛之战即是郑国崛起的最高点,也是其衰败的起点,未尝不让人叹惋。郑庄、齐桓如果在继承人的位置上英明果决,后续的故事将不会这样书写,当然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这个问题也长期困扰着好多明君。

最新小说: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 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被嫡姐逼做通房后 都市老光棍,异界一袋粮食换老婆 ??gl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