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点点头,跟短发大姐聊过后,他就想到了这点,可有些东西不是绝对的,他总觉得应该还有其他门路。
孙涛笑了笑,“李哥,您真想租个长期摊位?”
“你有辙?”
“您瞅瞅我这摊位怎么样?距离大门近,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背风,冬天冻不着,夏天晒不着。您要觉得合适,我把摊位转租给您一半。”
“怎么个租法?合同咋签?”
“临时摊位按天算,咱这个长期摊位不一样,是每平米每月交多少钱,比如说我这摊儿,总共15平米,一平米5.5元钱,一个月就是82.5元钱,外加十块钱管理费,总共是92.5元钱。您要觉得合适,摊位分您一半,费用咱俩对半。”
“怎么交费?有押金吗?能签多久的合同?”
“一月一交,签半年合同,没有押金。”
“那半年后呢?”
“半年后的事谁说得准,保不齐李哥您都租到摊位了,还瞧不上我这个小摊了,到时候再谈呗。”
李哲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冬天蔬菜就那老三样,用不了十五平米地,租一半摊位给李哲并不影响生意,反而能降低成本;半年后就五六月份了,蔬菜的种类也多了,生意也好了,这摊位大概率不会再租给李哲。
不过,半年时间对李哲来说也够了。
孙涛的摊比临时摊位好多了,也不怕风吹雨淋,价格也更便宜。
临时摊位,每天租赁费3元,管理费五毛,哪怕一个月出摊20天,也需要70块钱,而租赁孙涛的摊位只需要46.25元。怎么算都是后者更划算。
谈妥了条件,手写了两份转租合同,孙涛以每月46.25元的价格转租一半摊位的使用权。
签完合同,交完钱,李哲借用了孙涛的三轮车,从临时摊位拉过来一多半的蔬菜,让老李在这边卖菜,赵铁柱依旧留在临时摊位卖菜。
李哲去办理外来人员经商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这东西不急用,可不能没有。
老李被一个留下来看摊,心里有些没底,跟一旁的孙涛聊了会儿,看着周围摊主如何卖菜,才渐渐适应,主动把吆喝招揽客人。
李家的菜都是从村里买的,收购的价格低,但李哲告诉他,价格可以略低,却不能比周围的摊贩低太多,可以适当的‘赠’一些菜给客人,让客人感觉到实惠。
老李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学着周围摊主做生意,把秤给的高高的,买萝卜的赠土豆,买土豆的赠萝卜,有了一个客人,就会有第二个,客人都喜欢扎堆。
临到晌午,老李的菜就卖的差不多了,他请孙涛帮忙看摊,自个去了临时摊位,赵铁柱一上午也没卖出去多少,位置太偏,干脆把剩下的菜都拉过去卖。
下午,李哲办事回来,菜也卖的差不多了,三人驾驶着拖拉机返回村子。
车斗里,爷俩靠在一起、盖着棉被,老李瞅着儿子有些心不在焉,“老二,你说的那些‘证’办好了吗?”
“哪有那么容易,且等呢。”李哲人地生疏,今天没少碰壁,不过,也算是摸清了办证的程序和手续,有的证好办,有的证还得花点心思。
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就等着黄瓜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