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594章 哎哎哎,我不是这个意思

第594章 哎哎哎,我不是这个意思(1 / 2)

可老方也是无可奈何:“我肯定不愿看到这片心血变成像鹏圳那样群魔乱舞,所以必须保证坚决发展成全国第一大港口,必须坚持我要求的工业为主,外资为主,外销为主,你能做到吗?”

让卫东想想点头:“能,这是正确的,千万不能为了一时半会儿的短期利益,就投入到金融炒作里……卧……,唉,我有点理解当初商州那位老领导为什么非要把尤启立扣住了。”

尤启立可不就是鹏圳这种模式的真实写照,甚至就是三十年后花旗那种金融立国的局面。

哪怕统领上台,都能发行个虚拟币来上市捞钱。

真就是到了鹏圳,站在这里感受到了强烈的对比,才会发现尤启立那种专注于商品差价的倒卖,真的很容易让管理者产生对投机倒把的咬牙切齿。

经济是要搞活,但这么干就太活了。

全民倒爷,全民经商,这局面得收拾住才有未来。

老方就有这种眼光:“我长期在HK观察整座城市都炒股,炒楼花,炒房价的风气,坚决不能落到国内,金融工具当然不能少,但千万不能成为控制经济的魔术棒,一旦让金融收益控制了局面,没有人发展工业制造,那才是万劫不复!”

让卫东重重点头:“我能做到!我向您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三四十年后的人就太明白这条路的艰难和正确了。

当周围人都在炒股炒楼赚大钱的时候,还要按捺住贪心,全力投入到制造业上,这才是最终能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的底气。

真就是那句不要相信群众的智慧,但一定要相信群众的力量。

只要这种力量走在正确的路上,那就一定能获得最终胜利。

老方满意的笑了:“你是个出色又谨慎,还不贪婪的孩子,所以我要把这交给你,另外一千万美元,也是按照同样的股份模式投进集装箱公司。”

让卫东本来还在震惊咬牙:“还要承担一家公司啊,集装箱公司?”

这会儿还在想,虱子多了不愁,反正一家两家就是当个挂牌头衔呗。

没想到老方点头说嗯:“国内第一家国际集装箱公司,就叫国集集团吧。”

让卫东瞬间凝固!

然后垮了:“算了算了,我两千万美元就当做贡献,国集!这是国字号的凭什么让我这么个民营商人占股,还最大个人股份!”

老方还是那句话:“只有你能明白我不要这两家公司上市,不陷入金融炒作的目的,这是改开之本!”

现在让卫东知道那三句话的分量了。

工业为主,外资为主,外销为主,这三条简直就是为这个码头和集装箱公司量身打造。

这认知,比商州市的老领导又高了不知多少倍。

在这个四面八方求索的阶段,江州搞经济体制改革,各种企业改制都有各种不同方案,最终是什么结果,真是天差地别。

但这位提出来的,却是让卫东觉得最接近正解的思路。

后来国内二三十年不都是靠外销慢慢扭转经济形势,靠工业制造立国。

至于要求外资为主,估计就是针对现在鹏圳那边全都是各地血汗钱来炒卖的防范戒备。

所以老方连国资、地方都信不过,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执行人手里。

只能利用外资来发展这部分经济,却没考虑到民营资本如让卫东这样的,能够发展得这么快。

当然,如果不是如天兵神将的介入到苹果公司的逆天伟业中,现在国内任何一家民营企业家对于掏两千万美元还是很吃力的,关键投了一时半会儿都看不到回报。

不上市,只做基础设施建设,要靠出口贸易扩大以后才有收益。

投机资本哪里会选择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尤启立绝对不会投这种,哪怕他搞不到车皮的时候会大骂。

这的的确确就是未来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出口贸易最基础根本的设施。

沪海那个外港码头让卫东去看过,承接目前的出口规模都勉强。

更别提后面百倍、千倍、万倍爆发的东南沿海地区出口贸易。

所以让卫东是心甘情愿的为这种国之重器投入。

不要回报都行!

因为很明显只有这条路走对了,整个经济形势才会扭转到康庄大道上。

但这不是让自己来手握重器的啊!

最新小说: 重生后前女友她偏执了 重生之全都来宠我 哥给我做狗 歧途(nph)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殓骨[重生] 老婆今天怀崽了吗[快穿] 逍遥小神农 叫你送校花,你把校花拐回家 卿卿云念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