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状元郎 > 第二十七章 笔试

第二十七章 笔试(1 / 2)

走到书院山门前,苏录接过二哥递上的书包。兄弟俩相视一笑,苏泰抬起满是老茧的右手,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苏录也朝二哥竖了个大拇指,便挎着书包,雄赳赳、气昂昂,加入了候考的队伍。

三遍铃后,所有四百名考生全都进来书院,门丁缓缓关闭了山门。

“打开你们的书包,摘下头上的帽子!”大门一关,院中响起一把粗豪的声音,震得考生们头皮发麻。“衣裳鞋袜也要解开,排队等候搜身!”

大哥早告诉过苏录,下午笔试前要搜身,以防夹带小抄。虽然就连县试、州试都不搜身,但谁让书院考的是帖经和墨义呢,不得不防啊。

读书人最讲斯文体面,平时帽子、鞋子戴歪一点儿都不行。可一旦进了考场,却上至举人老爷,下至小小童生,都得老老实实脱掉鞋袜,解开衣带,任君品鉴,也不说什么有辱斯文了。

读书人的标准就是这么灵活,当然标准不灵活的,也活不到今天……

不过这些在父母羽翼下长大的少年,还是头一回经历如此狼狈的状况,不少人都懵了,扭扭捏捏不肯宽衣。还有的死死抓着衣襟,不让检查的人触碰自己。

负责搜身的是粗鄙的护院们,时间又紧迫,自然不会跟这些小崽子客气,院子里好一个鸡飞狗跳……

幸亏苏录没有读书人的羞耻心,周遭又都是带把的。如有必要,光着屁股绕场一周他都不在乎。

他全程高度配合,顺顺当当接受完了检查。便穿戴整齐,收拾好书包,先一步进去考场。

下午的考场就设在书院的讲堂中,一共八间考场,每个考场五十人。

苏录因为进来的早,被安排在了乾字号,待到五十名考生坐满后,走进来一老一少,两个监考官。

那神情严肃的老者,身穿斓衫、头戴儒巾,应该是书院的先生之类,担任正监考。

担任副监考的依然是春哥儿的牛马同窗,他手里抱着散发油墨味道的卷子,肃立在老者身后,高声道:“起立!”

老者严肃的目光扫过讲堂,待考生们起身问安后,才沉声道:

“下午的笔试由我二人监考,第一场帖经,第二场墨义。”

说完,又对那副监考道:“你把考规讲给这些晚辈。”

“是,先生。”副监考躬身应命,直起身后又换了副面孔,对考生声色俱厉道:

“将籍姓牌摆在书桌左上角,字要朝向讲台;不得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严禁随意起身,窥探他人!”

“发下试卷后,听到云板声才能开始提笔,云板声再次响起,就必须停笔!违者以逾时黜退!”

~~

大段折磨人的前戏后,试卷终于发下来了。考试时间为三刻,折合四十三分钟。

虽然不让动笔,但是也不能闲着,苏录快速浏览一下试卷,一共四十道题,出题范围严格限定在《四书》内。

以在场考生的水平,一分钟一道题,难度并不大。难的是不能出错,这种激烈的竞争下,错一处、甚至错一个字,都可能功败垂成。

考前特训时,大哥叮嘱过苏录,一定要先在试卷上直接作答,然后再往答案纸上誊。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错漏,而且可以保证卷面整洁。当两张卷子恰好同分时,肯定是谁的涂抹痕迹少,谁胜出。

当然这就更考验速度了。苏录当时发愁道:“万一时间不够怎么办?”

大哥却笃定道:“不用担心,时间足够。”

顿一下,春哥儿又幽幽道:“如果时间不够的话,说明你水平太差,交不交卷子都没区别,反正一定会被淘汰……”

这时,院中云板连叩四下,老者便沉声道:“动笔吧。”

考生们如闻战鼓,赶忙同时蘸笔开答。

苏录也深吸一口气,提起白云笔直接在答卷上,快速书写起来。

第一题非常简单:‘子在齐闻《韶》,_________’

苏录不假思索写道:‘三月不知肉味。’

接着第二题:‘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_________’

苏录答曰:‘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也有给后句写前句的:‘_________,见其二子焉。’

苏录答曰:‘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_________,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苏录答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转眼间他就答完了十几道帖经题,这就是先在考卷上作答的好处。你不用担心自己写错了怎么办,下笔就没有心理负担,自然可以答得飞快……

但越往后难度就越大,埋得坑也越来越多。

比方第廿六题,‘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_________’

最新小说: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 风雨杀胡令 从边军崛起称雄! 师尊不许我攻略男主 将军行 长央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平民到皇帝我只用一成实力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