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婆子全都牢牢记住。
……
秋华年这个乡君的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因为是皇上亲自下旨封的,而且他的夫君还是奉旨查抄了钦差的杜云瑟,所以襄平府城有些颜面的贵眷纷纷递了帖子道贺。
秋华年把帖子全收起来放在书房,集中查看,边看边列了个表。
苏信白抱着奶霜坐在一旁,看秋华年在纸上写写画画。
“你真是做什么事都要列个图表。”
“图像比文字简明易懂的多,一眼就看清楚了,能列表的为什么不列呢?”
这是秋华年在现代学习和工作中培养出的好习惯,杜云瑟已经学了去。
秋华年把帖子整理出来,他一共收到了四十多张帖子,其中十几户是官家,二十几户是商家。
因为此前没有交集,所以贺礼都不重,多是一些比较新奇的小玩意儿,秋华年最感兴趣的是有一户在渤海湾一带有大渔船的商户送的海鲜。
海鲜最重要的是个鲜字,海虾和海鱼当即就吃了,一整筐生蚝秋华年让金婆子先留着,预备试一试做万能调味品蚝油。
他现在已经能做生意了,好卖钱的新东西自然得试起来。
秋华年通过苏信白的描述,对送帖子来的这些人家有了个大概印象。
“我办宴的时候,给每家人都送一张帖子,不过其中应该只有一半会来。”
又不是多么重要的宴会,秋华年的身份也没有足够高,那些有事情的或者不想出门的人,不会专门过来。
不过就算心知肚明,帖子也还是要下的。这是交际场上的潜规则。
到时候宴会上,还能顺便给新生意宣传造势。
苏信白见秋华年像小狐狸一样笑弯眼睛,“你一定又在想什么主意了。”
“哪儿有?不过是想想生意罢了。”
“我打算挑个铺子买下,然后把店挂在金三名下,卖东西赚钱。”
“你书还没编完,又有其他活计了。”苏信白摇头,他时常会感叹秋华年旺盛的精力。
明明成天喝药的病弱身子,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有句古话,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秋华年笑眯眯的放下笔,双手抬起,伸了个懒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