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也是外地人?稻米和麦子都十五文一斤,我蜀中拉过来花了大力气。”
“你这都未脱壳还卖这么贵?”
“小兄弟你是不知道,这长途运输,不脱壳才好存放,晚年也是这个价。”
“哦?晚年也是这个价?那算了,价贵我吃不起。”
“哎,小兄弟,便宜点给你些,你可别往外了说,你少买点儿回去馋馋新。”
“新?你这都不知道多久的沉粮了还新?换个口味还差不多,十文一斤我就要各要三十斤了。”
老板咬了咬牙,合着今儿这六十文是过不去了,嘀嘀咕咕得给官二称了稻米和麦粒儿。
官二扔进自己的麻袋里提着就走。
老板磨了磨牙在心里骂了句,装什么大爷。
官二把麻袋扛肩上往肉铺去,问了问肉价,比之前贵了不止一半,想来是上头刚换天,物价也水涨船高。
一问肉价去骨牛肉二十文一斤了,要知道本地的牛羊肉都涨价这么多,那就没什么不涨价了。
买了两斤去骨的牛肉,把麻袋寄存在了肉铺,才空着手去找官安。
两人先去城门外的找人问了问,都说没见过他们口中的女子。
正想着要不要上衙门备个案,官二又突然想到一种可能,立马拉着官安去了铁铺。
铁铺。
“长生,你是见过方姨娘的,以后要是见到了找人来个口信,性命无虞就不必干扰,随她去。”
长生点了点头,只是他一直都在忙着锅炉灶间,几乎不上街,让他寻人也是渺茫。
方姨娘是女子,若是报了案后抓到她与人私奔,到时候小安的名声,她自个儿的性命就全完了。
交代了长生后,去了肉铺拿了寄存的麻袋,就拉着官安回程了。
官安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孩,本就聪慧,看兄长脸色不对,也不问不闹,安安静静的跟着兄长回去。
——平村
官家人正在找的方姨娘,一身水粉色的袍子顶着水红盖头进了一户人家的角门。
早前去山里打软柴一个汉子看她带着个儿子出来打柴,就觉得是个寡妇,又觉面容姣好身材丰腴,正是东家喜欢的样貌。
便起了心思,把方姨娘说与东家做妾,就说是自家远房表亲的妹子,没了男人,自己回了娘家过活。
东家是个怪人,尤爱新丧寡妇,口味奇特,但出手颇为大方。
为着两人都有见得着的好处,这事儿就成了。
方姨娘是想的通的,本就是个做妾的,给谁做不是做,总好过守着活寡活得卑贱还得拉扯大个儿子。
这些自是官家人不知道的了。
回了家,官安没有再闹情绪,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突然间就变得怪懂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