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城新程:公交与友谊的漫旅
在中山的日子像被阳光浸透的画卷,每一页都写满闲适与新奇。芙宁娜和王萱习惯了在岐江公园的长椅上看日落,习惯了早餐铺阿婆带着笑意的招呼,也习惯了街头巷尾弥漫的木棉花香。直到那个周末,她们在公交站台遇到了阿黄。
阿黄是个公交迷,手里永远攥着本皱巴巴的公交路线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颜色的线路。那天他正对着新开通的公交线路出神,一转头,就看见芙宁娜好奇地盯着他手里的图。
“你们是游客?”阿黄操着标准的普通话问,“中山的景点都逛遍啦?”
王萱笑着摇头:“还差得远呢,不过……一直想去广州看看,听说那边有好多有意思的地方。”
阿黄眼睛一亮:“巧了!我这周末正好打算去广州坐新开通的有轨电车,要不一起?我熟,能给你们当导游!”
芙宁娜和王萱对视一眼,几乎同时点头。于是,两天后的清晨,三人在中山汽车总站碰头,登上了前往广州的大巴。芙宁娜靠窗坐着,看着车窗外的田野和鱼塘飞速后退,心里满是期待。她想起在枫丹时,最远的旅行不过是从歌剧院到水神宫,而现在,正驶向一个全新的城市。
“到广州后,第一站先去陈家祠。”阿黄翻着手里的旅游手册,“那可是岭南建筑的瑰宝,砖雕、木雕、石雕,保准让你们看傻眼!”
大巴抵达广州客运站时,正是上午九点。阳光透过高楼大厦的缝隙洒在地面,泛起金色的光斑。阿黄带着她们熟练地换乘地铁,芙宁娜紧紧攥着王萱的手,看着车厢里行色匆匆的人群,听着粤语和普通话交织的交谈声,忽然有种置身于一场盛大戏剧的错觉。
一进陈家祠,芙宁娜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屋脊上的砖雕色彩斑斓,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像是随时都会活过来。阿黄一边走一边讲解,从祠堂的历史到每一处雕刻的寓意,说得头头是道。芙宁娜站在天井中央,仰望着四周精美的建筑,忽然想起在枫丹歌剧院的穹顶下,自己也曾被那些壁画深深吸引,只是这里的美,多了几分烟火气,少了几分高高在上的庄严。
“看这个木雕!”王萱指着一扇雕花门,“上面刻的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比我在课本上学的还生动。”
阿黄笑着凑过来:“这算啥,后面还有更绝的。走,带你们去看那座百鸟朝凤的石雕。”
从陈家祠出来时,已是中午。三人在附近的小吃街找了家小店,点了招牌的煲仔饭和艇仔粥。芙宁娜学着阿黄的样子,用勺子把锅底的锅巴刮下来,混着喷香的米饭送进嘴里,烫得直呼气,却又舍不得停下。
“下午去沙面岛。”阿黄抹了抹嘴,“那里以前是租界,到处都是欧式建筑,拍照特别出片。”
沙面岛的午后静谧而迷人。鹅黄色的建筑外墙爬满常春藤,街边的咖啡馆飘出浓郁的香气。芙宁娜穿着王萱给她挑的碎花裙,在露德圣母堂前转圈,裙摆扬起的弧度像一朵盛开的花。王萱举着手机,不停地按快门,阿黄则在一旁指挥着角度,“往左一点,对,笑一个!”
“这里好像蒙德的风车街。”芙宁娜小声说,“都是那种让人想放慢脚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