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代码与心跳的交响(2 / 2)

林修远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当然可以。”他平静地说,“不过,要先让我把它完善起来。”林修远点头答应李建国的请求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却并未因此变得缓和。

李建国虽是心外科资深医生,但一向以保守著称,对新技术、新理念总是抱有怀疑态度。

此刻他提出要学习林修远的诊断逻辑,更多的是一种试探,甚至隐隐带着几分防备。

林修远心知肚明,面上却不动声色。

查房结束后的走廊里人来人往,脚步声与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林修远刚准备回宿舍继续完善系统,却被一道略显刺耳的声音拦下。

“又是你的‘模型’?”王志斌冷哼一声,双手抱胸站在一旁,嘴角挂着一丝讥讽,“你以为医学是编程吗?随便写几行代码就能断症救人?”

林修远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他,眼神平静如水。

“如果你能用传统方式在十秒内判断一位突发胸痛患者的病因,并给出精准治疗建议,那我不妨也听听你的高见。”他说得不疾不徐,却字字铿锵。

王志斌脸色一滞,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反驳。

他知道,林修远说得没错——昨晚那场手术,正是林修远凭借超乎寻常的判断力,才让那位患者转危为安。

“你……到底想干什么?”王志斌最终只是低声问了一句,语气中多了几分复杂。

林修远看了他一眼,眼中并无敌意,只有淡然:“我想做的,是让更多病人活下去。”

说罢,他不再多言,径直离开。

夜深人静,医院宿舍楼一片寂静。

林修远坐在书桌前,目光紧锁着屏幕。

窗外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键盘上投下斑驳光影。

他的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一行行代码在他的操作下不断延展,仿佛在编织一张精密而庞大的网。

这是“智能诊断系统”的第一版基础架构,虽然还很简陋,但它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推理能力。

他深吸一口气,输入昨夜那位老年患者的完整病历信息:年龄、性别、主诉、体征变化、既往史、检查报告……

数据输入完毕,他按下运行键。

几秒钟后,屏幕上跳出一串分析结果:

【初步诊断】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可能性排序】1.急性心肌梗死(85%)2.心绞痛加重期(10%)3.主动脉夹层(5%)

【优先建议】立即行心电图、肌钙蛋白检测,安排冠脉造影检查

林修远看着屏幕上的结果,心中涌起一阵激动。

与他昨晚临场判断几乎完全一致!

他靠在椅背上,轻轻闭上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第一步……走通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而是一个将经验、知识与未来技术融合而成的医疗辅助工具。

它的存在,意味着许多原本可能被忽视的早期信号,都能被准确捕捉,从而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这一刻,林修远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医疗世界——一个由人工智能辅助医生决策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而他,正站在这场变革的起点。

翌日清晨,林修远刚走进急诊科,就听见护士站传来急促的呼叫声。

“快来人!三号床突发胸痛,意识模糊!”

他立刻快步上前,只见一名中年男子正躺在担架床上,面色苍白,额头布满冷汗,呼吸急促,嘴唇发绀。

苏晚照也在一旁协助处理,见林修远到来,立刻汇报:“血压90/60mmHg,心率110次/分,血氧饱和度92%,刚刚发作时主诉是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持续未缓解。”

林修远眉头微皱,迅速蹲下查看患者状态,同时快速翻看其门诊记录。

这名患者名叫周海峰,47岁,无明显慢性病史,今晨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自行前来就诊途中症状加剧。

常规来看,可能是心肌梗死或者肺栓塞,但也有可能是更凶险的主动脉夹层。

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林修远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打开自己刚刚完成的第一版“智能诊断系统”,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与当前生命体征。

几秒钟后,系统界面弹出一条红色警告:

【紧急提示:疑似主动脉夹层,需立即排查CT血管造影】

林修远瞳孔一缩。

他抬起头,果断吩咐:“马上安排CTA检查,准备镇痛药物,联系心血管外科待命。”

一旁的主治医师王志斌闻言一愣:“你是说……主动脉夹层?”

林修远没有解释,只是点头,然后转向苏晚照:“帮我准备影像资料同步上传。”

他心里很清楚,这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抢救,更是对自己亲手打造的这套系统的首次实战验证。

成败,在此一举!

最新小说: 少年他曾勇敢过 建国初期,回国发展超科技 一首原创开始,把路人捧成天后! 锦鲤真千金摸谁旺谁,五个哥哥悔疯了 沐雨成枫 资本家小姐随母改嫁,被继兄宠疯 昨夜情话,转身天涯 真千金靠海岛点亮发展树 爱上漂亮的富家女 娇软主播一撒娇,神豪血槽已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