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小长假后面这几天基本上风平浪静,没出什么幺蛾子。
只不过在即将开学的前一天,柳语彤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正在装修的万龙超市大学城店附近,居然也有家超市在紧锣密鼓地装修,规模看起来只比万龙超市小了一点。
并且这家超市还是杨鑫的老东家明城商公司贸旗下的明城超市,现在更名叫万家·明城超市。
在这个时代,超市品牌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并购几乎成了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
简单来说,就是大鱼吃小鱼。
明城商贸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家88年成立的公司,最早就是卖百货的,后来才转型做超市,慢慢发展成省里数得上号的本土连锁品牌。
可就算这样发展了快二十年的老牌企业,照样逃不过被并购的命运。
要是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面对那些来势汹汹地大型商超品牌,要么乖乖卖身,要么等着被人家硬生生地打死。
柳语彤怎么也没想到,万龙超市在明珠城的第一家店,这么快就碰到了个硬茬子。
别说是现在被并购后的万家·明城超市了,就是以前的老明城超市,那也不是万龙超市能比的了的。
柳语彤在得知消息属实后,直接打电话给了正在外地出差学习的杨鑫。
电话刚接通。
她就听到了杨鑫那兴奋的声音。
"大小姐,你让我来这里太有先见之明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服务模式的超市,简直太厉害了!您说得对,未来我们必须要把服务做到极致,这样就算面对价格战和网购冲击,也一定能站稳脚跟!"
"看来你收获不小,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大小姐,出什么事了吗?"
“大学城那家超市旁边几百米的地方,也开了一家超市,现在正在装修,看样子是冲我们来的。”
"什么?!哪家超市?叫什么名字?"
“下面兄弟跟那超市里的装修工人打听到的,是你的老东家,明城。"
电话那头的杨鑫沉默了几秒后,才开口。
“大小姐,我真的不知情,而且在明城的时候,我也没有听说要在大学城开超市的计划。”
“我相信你,我打电话给你就是想问问,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两家超市开在一个地方,恐怕避免不了价格战。大小姐,我们可能要做好不赚钱,甚至亏损的准备。”
“不赚钱,甚至亏损我都能接受,但是那也要有个时间限制,否则这么下去,我们拖不起,也不值得。”
杨鑫想了想说:“大小姐,既然你都这么说,那我觉得我们应该全力提升服务。只要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超市打造成人人都喜欢来逛的超市,就算是明城超市就在我们附近,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先直接打垮明城超市,因为积累品牌名气是个很长的过程,旁边有个搅局者,如果我们选择和他们打长期的消耗战,那很可能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出改变,就先倒下了。所以我觉得要么不出手,要么就直接一棍子打死他们!”
“.........”
电话那头,杨鑫详细分析了各种利弊,包括前期怎么打这一仗,以及接下来从客群定位到服务细节,从价格策略到长期发展规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