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滔滔不绝地赞扬他新认识的小伙伴,两个少年年岁相当,便更能谈到一块儿去。
而章文昭则与宁远眉来眼去,眉目间满是得意之色,得意自己颇有识人之能,像小六子这样机灵又通晓城中大小事的人,好好培养,便是个做百晓生的好料子。但他不要小六子做百晓生,他要小六子去管知行报物。
宁远自是知道章文昭的打算,给他回了个赞赏的眼神,两人交握的手属于他的那只,手指在章文昭手背上轻轻抚触,是给对方的奖励。
这么会儿功夫,阿宝已将小六子的情况竹筒倒豆子倒了个干净。
这小六子就是长京城生人,家境贫寒,住在城里最破落的西北角,那里住着的全是凑合活着的贫民,还有好些乞丐。
原本小六子家有父亲做木工还好一些,后来父亲病逝,就靠母亲帮绣楼做些最基础的刺绣活儿勉强度日。平时有空,她还会做一些布鞋,叫小六子拿到街上去卖。
因自己家事如此,小六子更能体会父母之爱子,不管蓝家二老是有钱富商还是贫苦百姓,他们爱女儿的真切情感,总让小六子想起母亲在昏暗油灯下缝缝补补的身影。所以小六子才对此事这般上心,义愤填膺想要想法子帮帮对方。
有善心是好事,但此事的确并非小六子想的那样。他所知的所谓内情,就是曾见过谢洋君出入蓝荷儿所住的客栈不止一次,还见过他们争吵,他便以为谢洋君就是凶手。
章文昭要阿宝去见小六子,一来问问小六子的底细,这一点他们之后还要再查证;二来,便是试探小六子的态度。
阿宝转述的驸马的话是这样的:“你想说的这些府尹大人早就知情了,你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这件事的结果,可能与你想象的大不相同。我不会为了你帮蓝家二老伸冤,即便这样,你以后还愿意跟着我混吗?”
小六子当即便犹豫了,“你们不帮我伸冤,是你们和其他贵族一样,是吗。”
“不。”这些就是阿宝自己的话了,但他不会理解错章文昭的意思,“小六子你生在京城最穷最乱的地方,你比谁都清楚,你为何不自己去报官而要来找我们,不是伸冤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有一条路需要你背负更多,不能说不能问,有时还要装作看不见,却能发出更大的威力,你怎么选?”
“那我要发出更大威力!”小六子不假思索。
“那你愿意跟着我混吗?”
“你们真是这样的?”
“你觉得我是怎样我就是怎样,你要是认为我和其他人没区别,你一开始也不会找上我。你慢慢想吧,世间事不能单论对错,讲求的是志同道合,你愿意便再来找我。”阿宝老成地拍拍小六子的肩膀。
“那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更大威力的事?我是相信你们的,只是我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