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诚在堂上将众人反应都看在眼里,在蓝家二老情绪要再度失控前,他将惊堂木一拍,升堂了。
该询问的这两日周诚已经询问过蓝家二老,也派府吏去走访了相关的人证,今日升堂的第一项流程便是再度就案情本身询问双方一遍,说那日在客栈发生了何事,这流程过得很快。
而到了第二项,便有了分歧,是蓝家二老坚持称谢洋君就是他们的女婿,并未找错人,但谢洋君仍是当日的说辞,坚决否认。
到这里案子便僵持不下,尽管蓝家二老说出许多谢洋君以前的事,但谢洋君毕竟不是京城人士,他过去究竟有没有那些事,在场众人谁也不知道。
不过蓝家二老又提出,自家女儿在上月初便前往长京寻夫,约莫多久能到,官府应有记录。
周诚照他们说的日子派人去查记录册,比预估的日子晚了几天,但的确查到了蓝荷儿进京时留下的登记。而且,没有出城的记录。
可见蓝荷儿其人仍旧是在城里的,只是不知在哪里,为何自己爹娘闹出这么大动静,却不来相见。
谢洋君早知道会这样,仍旧咬死不认,只说或许对方真的进京了,但自己不认识,又怎么可能与她见过?谁能证明?
蓝家二老没来过京城,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蓝荷儿,有没有见过自家女儿和谢洋君在一起,便一时无话可说,只求府尹大人去查。又说女儿说不定叫谢洋君这贪慕荣华的小人给害了,否则为何不来相见。
谢洋君只管咬死不认,其余一句话也不接,端的一副本官不屑与刁民争论的架势。
查是肯定要查的,周诚已经隐隐察觉到了此案不简单。
这让他想起了先前查碎尸案时,明明是要从京城失踪人口着手的,但宁长启却建议他守株待兔,若真有人失踪,贼人定会来盗取记录册,可以逸待劳,还说刑部也会派人一起暗中看守。
他当时觉得有理,若真是有人进了京城却消失,守株待兔的确比挨家挨户去查要容易,况且长京府也没那么多人手专门为此事调配。再者进城后没离开的那么多人,一一对应也是一番大工程。
他思虑后还特意又问了宁平江的意见,对方也是认可守株待兔之法。
既然两位皇子是这种态度,他琢磨琢磨,是以记录册并未派人仔细去翻。
现在看来,这桩案子是要有新的进展了。
周诚回过神来,要蓝家二老说出蓝荷儿的容貌,他会派人在京中询问。没想到老妇人竟真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展开来,赫然是蓝荷儿的画像。
既然有现成的,周诚便让府上的画师照着画了一份,又根据二老描述稍作修改,旋即派人加画,之后会在城中贴满告示,并让府吏拿着去街上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