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修文回书房看书,黄连英洗碗,龚家三个儿女聚在一起,猜测老龚今天火气怎么那么大。
龚成挠头道:“爸说的究竟是哪篇文章,我怎么听不明白?”
“哥,你不喜欢读报的习惯该改一改了。”龚秀秀白了自家大哥一眼。
“秀秀,你知道?”龚秀珠问道。
她这些天一直在温习功课,哪里有时间看报纸。
龚秀秀刚想回答,可看了大姐一眼后,又有些迟疑,最后在哥哥和姐姐的催促下,从自己的房间取出一份报纸来。
“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她翻开报纸,指着《凌晨的光就在前方》那篇文章小声道。
“咦,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嘛,呃……”
龚成拿起报纸看起来,直到看到作者名字时,愣住了。
结合今天父亲的暴躁情绪,他联想到某种可能,“秀秀,这个作者不会是……”
龚秀秀神情凝重,却非常肯定,“就是他。”
“嘶!”
龚成倒吸一口凉气,接着眼睛不可避免瞟向龚秀珠。
“你们在我面前打什么马虎眼呢?”龚秀珠不满道。
“小妹,到底怎么回事?”
“这……”
“哥,报纸给我!”
龚成稍作迟疑,报纸便被龚秀珠抢去。
她是多么聪明一个女人,很快发现了华点。
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她的手都在颤抖。
感性告诉她,这个名字和那个人没关系,可理智告诉她,两人就是同一人。
龚秀珠声音有些沙哑,“秀秀,真的是一个人吗?”
“真的,青年报后续有记者采访他,确实是那个人。”龚秀秀声音低沉道。
她有些为自己的姐姐感到难过,毕竟姐姐都要和姐夫离婚了,结果突然间,姐夫又成为了作家,这……岂不是证明姐姐有眼无珠?
换谁都很难接受吧。
龚成见不得妹妹伤心,连忙安慰道:“秀珠,不用太在意,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不代表能成为作家,作家的门槛还是很高的。”
龚秀珠心情好了一点,是啊,作家哪里是能么容易当的。侥幸,他这次肯定是侥幸,下次再想发表作品,肯定是做梦。
她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否则,她真的会后悔……
龚秀秀想到胡为民在《故事会》上发表的文章,想要反驳,可是看到姐姐眼里带着希望的光,虽然觉得荒谬,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晚上,龚家人辗转反侧,心情别提有多复杂,哦,除了一无所知的黄连英。
……
胡为民搬进朗润园公寓五天后,《甜蜜蜜》的小说终于创作完毕。
全文五万字左右,超过中篇小说最低标准两万字。
在他工整的将全文誊抄一遍后,把稿纸装进一个牛皮纸袋里,又写上:
“《燕京青年报》编辑部收!”
这是胡为民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写完后他心里有点小激动。
等作品寄出去后,他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结果。
哦,对了,也许过不了多久,《故事会》的编辑何成伟还会再来燕京找他呢。
在赵莉莉之前,他还许诺了何成伟一部中长篇小说。
当然,具体写什么,还要等何成伟来了,再具体聊一聊。
将手稿邮寄后,胡为民在朗润园公寓附近转悠起来。
托学生们的福,他最近这些天,上的都是晚班。白天闲来无事,就会在公寓附近转悠。
散散步,陶冶情操,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服。
朗润园在燕园东北部,北望圆明园,南邻未名湖,东接成府路,西连鸣鹤园遗址。主体为方形岛屿,四周环水,含中、东、西三所建筑群,现存150余间房屋及游廊亭阁;致福轩为恭亲王起居处,东南涵碧亭保留奕訢手书匾额。
冬季的朗润园被皑皑白雪覆盖,湖面结冰如镜,雪花在冰面上形成细腻纹理,古建筑群红墙绿瓦与白雪交相辉映,宛如水墨画卷。
湖畔垂柳褪去绿意,柔枝轻摆于寒风中,残荷茎梗在冰面交错如篆刻,形成独特的季节印记。冰封的湖面成为自然游乐场,常有野鸭在冰上嬉戏,留下一串串稚趣脚印。
这是自然之趣,与人造景观有着极大不同。
远远望去,朗润湖中间的凉亭……咦,凉亭中有两人正在对弈。
胡为民视力极佳,加上岸边离湖心亭不远,他看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这大冷天,谁有这闲情雅致在湖心亭下棋?
他来了兴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信步朝着湖心亭走去。
岸边又连着湖心亭的石子路,没用多久便走到了。
看到对弈中的两人后,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人他认识,正是租给他公寓的吴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