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十号。”杨一木说道。
“这么久?”杨胜利一听这话,脸色顿时黯淡下来,径直走到石榴树下坐着,摸着下巴出神。
杨胜利的嘴巴淡出了鸟,杨一木又何尝不是。
这日子过得寡淡无味,连口水都难以下咽。
第二天下午只有一节课,杨一木跟方校长打了声招呼,骑上摩托车直奔大武城巷,想让老张给他单独开个小灶。
老张的饭店规模又扩大了。
饭店院东侧外面有片空地,按照杨一木的建议,老张夹了条烟去居委会打点,填表交钱,然后找了一伙人建了十二间屋子。
又在东院墙开了个拱形门,将两边用连廊连起来。
东院天井又挖了一块水池,做了假山,长了一片竹子,水池里放了不少金鱼,十二间屋子用腻子粉刷了一遍,全部做好了优雅的小包间,门框桌椅用的朱漆刷的,既显档次又有私密性。
这年代条件差,建房子手续也简单。只需跟居委会打声招呼,办个准建证,事情就解决了,省去了不少繁琐的报建环节。
经过杨一木的首肯,老张不知从何处又招揽来一位中年帮手。
如今生意愈发红火,每日宾客盈门,俨然已成为安州餐饮界的翘楚。
“啥?”“杨一木这才惊觉自己被这老头给忽悠了
“那确实是我以前狱友。”老张连忙解释,又信誓旦旦地补充道,“不过我保证他是清清白白的人,你看现在不是平反了吗?”
“得了吧!”杨一木没好气地打断他,“你自己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事情都还没交代清楚呢,拿什么给他担保?”
他倒不是在意老张曾经被劳改的经历——毕竟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老张也是受父亲牵连才遭的罪,早就平反了。
他生气的是这老头上辈子就没跟自己说实话,更恼火的是这世到现在还藏着掖着,指不定还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老张见状赶紧赔着笑,“东家你消消气,不是存心要瞒着你,实在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啊。去年你来我家那会儿,要是突然提起这茬,我怕把你给吓着。再说那时候家里确实困难,老太婆病得厉害,急需用钱。我想着就是给你烧小龙虾,也不是什么大事,哪想到后来会开起饭店来……”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低了下去,“你想想,要不是因为过去那档子事,我能眼睁睁看着自家闺女受那么大委屈吗?”
杨一木曾听他提起过张小荷的事,因为出身不好,张小荷年近三十仍无人上门提亲。
老张急得没法子,为了改善家庭成分,托人做媒将她许给了贫农出身的陈松做填房——那年陈松已经三十九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