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喷雾器、手压井(1 / 2)

44号,灶坡间。

看着冯舒雅递过来的小礼盒,秦远一阵意外。

自己的生日,他自然知道,1月1,刚过去,那天秦三柱给他做了碗丰盛的寿面,算是庆祝。

倒是没想到冯舒雅也把这日子记住了,估计是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证。

此时,她水润的眸子闪烁期待。

秦远挠了挠脑袋,又赧然问道:

“很荣幸冯同志还记得我生日,呃...这礼盒里是什么?”

冯舒雅笑盈盈打开礼盒,拿出里面一块全钢手表,轻轻推给秦远。

“之前在火车上和西坡公社,你老向我问时间,我就想着送你一块手表,生活方便。”

“不行,不行,这太贵重了。”秦远连忙婉拒。

手表是一块SH牌的全钢手表,当下是很难买到进口手表的。

并且手表这种特殊的奢侈商品,去年刚出新规,实行高价政策,价格翻三倍,冯舒雅拿的这块表,起码180。

关键还要票,即使在信托商店也要。

秦远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没成想冯舒雅不声不响买来一块,她落落大方地把手表拍到秦远手里。

接着勾勒嘴角,展颜笑道:

“拿着吧,你生的俊,戴上这表肯定好看、潇洒。”

说罢,不待秦远回话,她端上一碗热汤圆,迈着轻快的步伐,潇洒上楼。

秦远也就没再矫情,他也看过冯舒雅的工作证,记得她的生日在六月份,到时一定好好送个回礼。

接着,他拿起手表,朝手上一戴。

别说,180块的手表套手腕上,的确潇洒...

还没完,晚上白蓝也过来一趟,匆匆放下一双亲手做的鞋子,也说是送给秦远的生日礼物...

大年初五,难得的好天气。

早上,一轮暖阳挂在东边,秦远不紧不慢地蹬着车子赶到单位...

“秦队,早!”

“早。”

“嗷呦...秦队您这手表真气派,新鞋子也蛮好看。”

“呃...还行吧。”

开年第一天上班,大家脸上带笑,有点懒散,还没从节日的氛围中缓过来。

八点钟,院里开了个动员会。

陶院长依旧在忙活吴泾化肥厂的建设,没在,本次动员会由陈国文主持。

这位虽是官迷,但也务实,简单交代几句,便让大家各忙各事。

二队这周又被分配到站岗任务,简单。

回到科办公室,秦远拿来早上刚送来的报纸,又泡了杯茶,打算悠闲摸鱼到下班。

不过,9点来钟时,温室种植站的高站长来到科办公室。

他是来找人帮忙的。

保卫科人多,平常闲暇时,也会帮其他部门做些除草、施肥、撒种之类的工作。

瞧见秦远,高站长径直走过来,神情一喜道:

“秦队,还好你在,我们站大棚里种的西红柿挂果了,今天要打农药,人手不够,想请二队的同志帮下忙。”

“没问题!”

秦远跟高站长有过一面之缘,放下报纸,笑着点头答应,接着冲不远处喊道:

“老郭、董副队,带几人跟我去一趟温室种植站,帮高站长他们打农药。”

“好的,秦队。”X2.

温室种植站在农科院西面,地势有点洼,刚化了雪,通往大棚的小路,有些泥泞。

当秦远带着几人赶到时,几个种植站的工作人员提来一桶桶水,正准备兑农药。

秦远安排老郭几人去帮忙,自己则好奇瞥了眼面前的暖棚。

跟后世没法比,拱形的大棚用竹子支撑,上面覆盖着一层塑料薄膜,占地倒是不小。

高站长给秦远递来支烟,见秦远不抽,自己点上一根,并指着眼前一片塑料大棚,自豪介绍道:

“怎么样,秦队,我们种植站的暖棚气派吧?足有2米多高,占地3亩,全国独一份,光用的塑料薄膜就值一万多块。

并且我们站,也是首个尝试西红柿暖棚种植的单位。”

国内的塑料工业刚刚起步,这暖棚建的的确奢侈。

“的确气派。”秦远笑着点点头,又好奇问道,“暖棚种植,国内好像早就有了吧?”

高站长笑着普及道:

“58年,我们国内自主生产出农用塑料薄膜后,开始尝试暖棚种植。

不过材料有限,以前建的都是那种1米高的矮棚,种些叶菜之类的蔬菜。

西红柿的暖棚种植,我们是第一家,秦队可以跟我进来看看。”

秦远迈起步子,跟高站长来到一个暖棚里。

一进暖棚,暖烘烘的,秦远诧异问道:“这么暖和,这气温估计比外面能高10多度。”

高站长笑着解释道:

“昨天下了小雪,气温骤降,我们烧了煤,供暖。”

够奢侈...秦远心里暗自感叹。

3亩地看着不少了,但这么个种法,普通老百姓想吃上暖棚种的西红柿,估计得等好久好久。

暖棚里,弥漫着泥土气息,一行行西红柿植株上,挂着或大或小的青果,长得甚是喜人

高站长颇为热情,摘了几个早熟的西红柿,塞给秦远。

接着笑着说道:

“趁着还没打药,秦队拿回去尝尝我们暖棚种植的西红柿,这个可稀罕了,冬天可吃不着。

而且回头等这暖棚的西红柿收获了,也是优先供应干部和高知识群体。”

秦远没矫情,微笑谢过高站长美意。

又把投向储物空间,有它在,别说西红柿,就是西瓜、桃子这些...冬天想吃什么吃什么。

“嘎吱嘎吱...”

突然,一阵嘈杂的声响打断秦远的思绪。

秦远转头看去,却见老郭吃力地背着一个大家伙,走进暖棚。

那是这个年代的喷雾器,圆柱形,近1米来高,铁铸的,瞧着很沉。

此时,老郭正通过喷雾器内置的气筒,一下一下手动给喷雾器打气。

见秦远看的出神,高站长在一旁抱怨道:

“每次打农药都非常麻烦,这铁制的喷雾器背着挺沉,时不时桶里压力不够了,还得停下朝桶里打气。

打一次农药,一亩地要耗时大半天,这西红柿挂果期,一周便要打一次磷酸二氢钾,促进果实糖分积累。

这太耽误事了。

要是有一种能一直打药、高效的喷雾器就好了,这得给农业增加多少产量啊。”

秦远摩挲着下巴,他前世就是学习农机的,对喷雾器格外熟悉。

能一直打农药的喷雾器,他随手就能画出设计图,简单。

就是当下国内的工业水平,可能造不出来。

这事秦远还挺感兴趣的,等回头再合计合计。

此外,秦远在桥东生产队,还见过那种手摇的,专门喷六六粉之类粉状农药的喷粉器,那种使用起来也麻烦,要双人协作。

“嘎吱嘎吱...”

果然,老郭背着喷雾器刚打了5分钟,便又要停下朝喷雾器里打气,嘈杂的声音听着让人烦躁。

最新小说: 梦里修仙千年,醒来我已无敌 官场政道 穿成恶毒表姑娘,五个男主沦陷了 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 傻子的神级透视眼 夺婚 出轨还装好老公?全网直播你翻车! 从饲养哪吒这杀神开始! 重生之财源滚滚 负罪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