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物降一物(2 / 2)

这孩子大学毕业了么......

所以两个人见面时,双方眼里都透露着敷衍的客气和“早知道不来了”的心情。

孙敏之:“刚才程时还在写数控机床的程序。李博士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你们肯定很多话题。”

李博士上下打量了一下程时,将信将疑地问:“你用的什么语言。”

程时:“C语言。”

李博士眼睛亮了:“你会C语言?现在数控机床一般不都用FORTRAN吗。”

程时:“是,老款数控机床都是用FORTRAN,但是最新的都是改用C语言了。因为精密数控机床需要实时处理大量数据,FORTRAN会导致内存泄漏或效率低下,而且不支持多线程,也不能调用系统参数,不支持开源。而且国产的编译器功能差。”

李博士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说:“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漂亮国还是德意志留学回来的?”

虽然没看到程时编的程序,但是听到这番话都能肯定他是个行家了。

可是据他所知,国内任何一个大学,现在还没有能力培养能精通机械和编程两个专业的学生。

因为就连C语言也才刚引入高校,会教c语言的都没几个人。

程时:“我是自学的。”

李博士:“自学,用哪本教材?”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现在国内压根就没有C语言普及教材。

程时知道第一本教材也要明年才能出,成功避开了这个坑,回答说:“C语言发明者之一丹尼斯里奇的那本,图书馆借的。”

李博士又说:“那你英语水平很好啊,这本书只有原文版的,没有翻译版的。”

程时有些头疼了,这么问下去,没完了。

孙敏之忙说:“我们来是想看你们做的高性能计算机。”

李博士:“我们最近的进展很慢,除了你们都知道的硬件和软件的限制之外。还有网速也让我们很头疼。”

孙敏之问:“这个网速有什么关系。”

李博士:“高性能计算机依赖多节点协同运算,国内的网络现在都是用电话线来传播,速度极其低。速度低导致节点间通信延迟时间长。就好像几个人一起干活,中间要商量,但是因为隔得远,得跑来跑去才能说上话。如果有自行车,那商量的速度肯定比步行快,干活的效率高。如果有汽车就更快。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还在靠步行保持联络,漂亮国已经靠电话联络了。”

孙敏之:“就这一个限制吗?那把这几个单机的网线加强好了,不会被全国的网速限制。网线我帮你买。”

李博士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站在哪里抿嘴。

程时说:“李博士说的多点,不是研究所的多台机子协同运算,而是好比你在兰城一台计算机,我在向东市一台计算机,你表哥在穗城一台。我们三个协同运算。而且以后这种协同运算的点可能还不止三个。如果网络传输速度慢,单机能力高,我们靠单机来弥补。但是现在单机能力也不行。”

“还有,现在国外技术领先于咱们。那咱们想研究就要频繁的访问他们的数据库。那就需要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访问FTP服务器,下载一篇论文都要几个小时。想要交流一下,都不能通过网络,而只能出国一趟。就好像刚才李博士比喻的跑步过来沟通时间太长,是一个道理。”

“而且编程和开源社区的参与都是需要告诉网络。我们在国内就没有办法获取代码更新,没法参与全球开源生态。我们就好像坐在一个孤岛上研发本来需要跟世界协同和统一的技术。”

最新小说: 柒柒闯入娱乐圈 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 重生2008:渣女走开,我要搞钱! 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 不当受气包,靠拒绝系统狂赚百亿 纪先生服个软 我为天尊镇乾坤 替嫁绝嗣长官?好孕娇娇一胎三宝 丞相的衾间欢,她超飒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