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海底农夫(1 / 1)

“咦,这里这么多海胆,居然还有海底农夫?”

所谓的海底农夫,指的是雀鲷科的鱼类。其中一种雀鲷之所以有此美誉,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即在海底培植海藻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并精心守护这些劳动成果,赶走任何可能偷食的生物。

雀鲷科一共有21属199种。

其中的高欢雀鲷、黑眶锯雀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种田高手”。

雀鲷科的鱼除了少数温带鱼属可长至30公分,而具有经济价值。

其余各种最大体长均在10至15公分之间,故少有食用价值。

但少数色彩鲜艳的鱼种可以作为观赏鱼养在海水缸中。

而且是海水观赏鱼中比较容易养的一类,有些是“入门鱼”,是初涉海水观赏鱼者的首选。

其中以海葵鱼最受欢迎。

海葵鱼的学名是三带双锯鱼,是雀鲷科、双锯鱼属鱼类,俗称小丑鱼。小丑鱼不过,小丑鱼不是单指海葵鱼,它包括雀鲷科的双锯鱼属和棘颊雀鲷属的所有品种。

小丑鱼身体色彩艳丽,多为红色、橘红色; 除透明的胸鳍与软背鳍鳍条外部,其余各鳍均为黑色。

因身体上有两条或三条白色条纹,似京剧中的丑角而得名。

而冯晔眼前的这群雀鲷具体是哪一种,他没有认出来。

实在是雀鲷的种类太多了,而且很多雀鲷的名字还非常拗口。

但可以肯定是雀鲷无疑,这点他很确信没有认错。

这群色彩斑斓的不知名雀鲷还是挺警惕的,并没有游得太近,只在几米外徘徊游动。

冯晔微微一笑,勾下一个海胆,并未让它落进网兜里,而是直接用手接住。

随即另一只手的小钩子往海胆上敲了两下,海胆就破开了两半。

而那群雀鲷就像是闻着了腥味的猫一样,全部都在刹那间游了过来。

它们都失去了警惕之心,围绕着他拿着海胆的手掌,争先恐后地啄食着海胆的黄。

冯晔看着这些小鱼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愉悦感。

只是可惜没有带小抄网下来,要不然捞几只回去养一养也挺不错的,想必儿子也会喜欢。

虽然家里没有专业的海水缸,但自娱自乐的话,随便什么容器都行。

今天是没机会了,没有时间再下来一次。

倒是明天下海的时候可以考虑把小抄网带下来,顺便抓一些漂亮的小鱼回去。

买专业的海水缸不用考虑,叶青灵不可能同意,但可以考虑弄一个海水池出来……

他一边想着,一边继续敲开海胆,让这些小生命享受一顿丰盛的美餐。

反正海胆多的是,不在乎被它们吃一些。

连续敲了十多个海胆喂这群雀鲷,冯晔才停了下来,转而继续专心地勾海胆。

那群雀鲷似乎意犹未尽,还没有吃够,一直在他身边游来游去。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它们才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游走了。

只是游出去一段距离后,它们又折返回来,围着他转了一圈后继续往远处游。

如此连续几次,冯晔都被它们搞懵了,不知道它们是个什么意思。

突然之间,他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想起了有关雀鲷的一些传说。

据说雀鲷是海洋鱼类的“叛徒”,会带着人类去寻找海胆。

其实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雀鲷与海胆之间存在世仇。

雀鲷视海胆为天敌,它们通过引导人类去挖掘海胆,以此来消除自己的天敌。

“看这样子,这群雀鲷不会是想带我去它们的地盘上抓海胆吧?”

冯晔仔细想了想,觉得有这个可能。

于是,他决定跟随这群雀鲷去看看。

哪怕是猜测错误也无妨,不过是耽误几分钟时间而已。

拉着网兜,摆动脚蹼,他就跟了上去。

而雀鲷们看到他跟了上来,竟然真的没有再回头,一直往前,引领着他向从未踏足的海底游去。

“还真是。”

冯晔心中暗自惊叹。

雀鲷的脑袋虽小,但智慧还真的不可小觑啊!

他紧紧地跟在雀鲷后面,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自己究竟会被带到哪里去?。

一直在海底游了快十分钟,眼前出现了一片巨大的、五颜六色的珊瑚礁。美丽的珊瑚礁而这群雀鲷也终于停下了,在珊瑚礁中穿梭来穿梭去,时隐时现。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出的钙质骨骼堆积而成,它们与藻类共生,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这里,生活着数以万计的生物,包括各种鱼类、贝类、海藻、海草等,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食物链。

“这美丽的珊瑚礁就是它们的目的地?”

冯晔嘀咕着游了过去,仔细打量这片巨大的珊瑚礁。

这片珊瑚礁宛如海底的花园,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他倒不是没有见过珊瑚礁,但像这么美丽的也不多见,一时间竟有些目不暇接。

除了带他过来的雀鲷外,他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各种鱼虾蟹贝,以及各种藻类、海草……

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品种,以及颜色艳丽,可以作为观赏鱼的小鱼。

这还真是一块宝地!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这片珊瑚礁中,吸附着密密麻麻的海胆。

而且海胆的种类不再单一,品种更加丰富,那些常见的海胆在这里都看见。

它们的刺像针一样密集,覆盖在珊瑚的每一个角落,破坏着这个美丽的生态系统。

海胆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正面作用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它们通过食用珊瑚礁上的藻类,控制大型藻类的过度生长,帮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种行为有助于为珊瑚的生长和发育提供空间,同时也为珊瑚礁的幼体补充提供了条件。

然而,当海胆密度过高时,它们可能会捕食珊瑚虫和侵蚀珊瑚骨骼,对珊瑚礁造成负面影响。

眼前这片珊瑚礁中的海胆密度就过高了,而且高了不止一点,犹如附骨之疽一般。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人为干预,或许用不了几年,这片珊瑚礁就将不再美丽。

但对于他来说,雀鲷们却是把他带到了一个宝库之中。

不说哪些珍贵的鱼虾,就单单这里的海胆,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当然,即使没有雀鲷带路,他们也会慢慢地摸过来。

因为一路过来的海底礁石上,海胆就没少见,就是密度没有这片珊瑚礁上的夸张。

既然过来了,他也不能辜负雀鲷们的“好意”。

当下就撑开网兜,拿起小钩子就忙活起来。

一个一个的海胆被他勾了下来,飘飘荡荡地落入下方的网兜之中……

冯晔在珊瑚礁中呆了不到十分钟,网兜都还没有装满,就感觉到受不了,到了极限。

他不得不摆动脚蹼上浮。

不着急,明天再来,反正海胆的移动极其缓慢,跑不了。

当他浮出水面,才发现距离旭日号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

旭日号在他的眼里,都变得小了很多。

今天没有什么浪,他们空气管的另一头都是固定在浮球上,而不是在船上,要不然还真没有这么长。

深吸一口气,他就游向了远处的旭日号。

阿灿已经先一步回到了船上,也看到了他从哪里浮上来。

等游到船边,他就好奇地问道:“你怎么跑那么远了?”

“碰到一群雀鲷,喂了它们一些海胆后,就被它们带到了一片珊瑚礁中。”

冯晔摘下呼吸面罩,往船上一扔,就攀着船沿往船上爬。

阿灿接过呼吸面罩,随手扔到甲板上,然后伸手拉了冯晔一把,帮冯晔稳稳地站到船上。

他好奇地追问:“那珊瑚礁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那片珊瑚礁真是美极了,简直像一个海底的花园,而且海胆多的不得了,比这下面还密集。”

冯晔抹了抹脸上的水珠,笑着又道,“另外,我还看到了不少好货。可惜没带工具,只能是明天再去看看。”

阿灿听后眼睛一亮,兴奋地道:“那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说不定能捞到什么好东西。”

“嗯。”

冯晔往甲板上一屁股坐下,“我休息一下,你把海胆拉上来,然后去那边下一个浮标。”

“好。”

阿灿拿起一个长钩子,把浮球勾了上来,往回收着绳子。

“咦,不重啊。”

等收的差不多了,他疑惑了,“晔哥,你不是说珊瑚礁里好多的海胆吗?怎么网兜这么轻?估计连三十斤都没有。”

“跟着雀鲷游了那么远,不要时间啊?”

冯晔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解释道,“我在珊瑚礁只抓了不到十分钟,当然不会有多少了。”

“哦,这样啊。”

阿灿点了点头,继续收着绳子,将网兜拉上了船。

随即,他就去了驾驶室,把船开动了起来。

到了珊瑚礁所在的海面,冯晔从船舱里搬出一个连着小锚的浮标,给扔了下去。

完事之后,旭日号就调转船头,直接返航。

对于这一趟的收获,两人都比较满足。

毕竟出来得本来就比较晚,只能潜进海底两趟,有一百六七十斤已经相当不错了。

太阳渐渐西斜,映射在海面上,金光粼粼。

等他们到达白石岛外面的海域,就看到很多小木船在海里辛勤地捕捞着海蜇,不知道这是他们的第几趟。

不过,海蜇汛期也快到尾声了,顶多还能捕捞一个星期。

其实时间还尚早,还不到五点钟。

那些出海拖网的渔船几乎都还没有回来,码头上只停靠着零星几艘渔船。

不过人码头上人倒是不少,都是来在等自家的渔船回来,好把货往家里送。

几筐海胆一搬下船自然是被他们看见了。

都已经是第三次了,早已见怪不怪,但还是免不了羡慕。

也只剩羡慕了。

阿灿前两天就告诉他们是从十几米深的海底抓上来的。

他们这些人家里的渔船上可没有潜水装备,就算是明知海底有货,也只能是干瞪眼。

裸潜就算是能潜到这么深,也干不了两下就必须马上上浮。

不过,看到今天又是这么多海胆,其中有些人的心里有买潜水装备的想法了。

冯晔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和阿灿穿过人群,就拉到冯家发的店里了。

冯家发看到又是海胆,也没觉得多意外,只是道:“好小子,你们那海胆窝还没抓完吗?”

“哪有那么快,最起码还能抓好几天。”

阿灿一脸的得意洋洋。

这可是他们的独门生意,就算被别人知道都不怕,必须得有潜水装备才行。

而村里除了他们,就只有两个人有潜水装备。

一个是陈福生,还有一个虽然不知道是谁,但都是上次在暗礁那抢的长尾岛人的。

相信陈福生不可能尾随他们,而且他连船都没有,用的还是他老爹的小木船。

而另一个人也不用担心,要是敢跟着,大不了带着他到处转悠,看谁耗得过谁?

其实,最可能知道地方的人是郭昌龄,在那片海域都碰到过两次了。

不过,这人比较老实憨厚,都是在自己的地盘捕鱼。

除了那两次碰到鱼群外,一直没有闯入过他们的作业区域。

“我去,还有这么?你们这是又要发财啊!不对,你们两小子天天都在发财,那些鱼干没少赚钱吧?”

冯晔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催促道:“发叔,别啰嗦了,赶紧过秤。”

“还是你们有本事,胆子大,敢闯敢干。发叔我就只能是赚点辛苦钱了。”

冯家发摇了摇头,发自肺腑地感叹了一句,然后开始忙碌地给海胆称重。

在回来的途中,冯晔就倒出来按照大小分了一遍,此时过秤就好。

大个头的多一些,有112斤,价格是2块8一斤。

个头小的只有64斤,也便宜了很多,只有2块一斤,差了八毛。

一共到手441块6毛。

还算可以,毕竟只下水了两次。

等明天多两个人,再去早一些,收获就能更多了,五百斤应该不成问题。

拿到钱后,两人就把筐子先放回了船上,然后去了作坊那帮忙。

虽然渔船还没有回来,没有鱼杀,但今天晒干了的鱼干要收起来,而且还要给没晒干的翻面……

活有的是,不可能闲的下来。

……

次日,天还没有亮,旭日号就拉着鱼干去了县里。

主要是今天想着四个人出海去潜水抓海胆,所以早了点。

以前因为是坐渡轮,冯家清和冯家凌去的都比较晚。

毕竟卖的是干货,不需要赶时间。

也就前两天买了艘船,昨天他们才更早一些出发。

等他们赶到海产品市场,都才六点多钟,还不到七点。

太阳刚从地平线升上来没多久,阳光除了刺眼,几乎感受不到什么温度。

这会儿市场正处于中间关门的一个小时中,只有商贩能拉货进去。

把货卸下来,拉进商铺中,冯晔就看到了昨天卖剩下的货,层层叠叠地靠墙堆在一起。

昨天一共拉了4000多斤鱼干来市场,只卖掉了1000斤多一点点,还剩下3000斤左右的货。

而今天拉过来的鱼干也没少到哪里去,有3800多斤。

如果今天没有意外,也是只能卖掉大概1000来斤。

那库存就会飙升至近六千斤。

而这个数字,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势必会不断增加。

要知道,昨天都还收了一万四千多斤鱼。

而那些自己晒了鱼干的人家,差不多在这一两天也能晒干,会拿过来卖。

想到这里,冯晔就大感头痛,暂时却一筹莫展。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市场刚开门迎客不久,他们就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了。

最新小说: 治愈s级雄兽,恶雌逆袭成万人迷 圣禁 长刀无痕 重活官路钱途 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 混沌的摩潘德斯 倒春寒 (1v1,偷窥,利用,炮友转正) 冬日暖阳(1v1 h) 猫系贴贴指南(哨向、甜宠、1v1) 娇气boss[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