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2 / 2)

炊者皆熟,将乃敢食。军不举火,将亦不火食,名曰止欲。将不身服止欲,将无以知士卒之饥饱。

故上将与士卒共寒暑,共饥饱勤苦。故三军之众,闻鼓音而喜,闻金声而怒矣。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非好死而乐伤,为其将念其寒苦之极,知其饥饱之审,而见其劳苦之明也。”

《孔子家语》治要·三恕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弗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端,正也〕。”

《礼记》治要·大学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言民化君行也。君好货,而禁民淫于财利,不能止也〕。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孙卿子》治要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智,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韩子》治要·大体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照,四时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洒垢而察难知;守成理,因自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毕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措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志,下无伏怨之患。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晏子》治要·问上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

对曰:“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身行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衣冠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常行也。”

最新小说: 女帝乱政,和亲的我南下擒龙! 抗战:人称侄帅,我来主宰黄埔系 西汉名将赵充国传奇 开局成为傀儡皇帝,我激活了召唤系统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抗战之烽火漫天 当我穿到罗浮仙舟后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侯府赶走假千金?裁到大动脉啦!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