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太阳从天边升起,众人迎着日光看向摆放好的沉船。
黝黑的船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沧桑。
唐玉轩敲了敲船体,发出‘当当当’的声音。
尽管船体在深海中浸泡了数百年,但是其骨架并没有完全腐朽。
“不说沉船上的宝藏,单是这一艘七十年代的船舶,就足够研究很久。”
国内打捞的沉船不少,但少有这么大的国外船舶,而且保存的相对完好。
带回国之后,完全可以找专业人士重新修复,用作展览。
陈凡则是看向沉船内部的众多古董,脸上止不住的笑容。
“船上的古董数量比想象中还要多呀,尤其是那些瓷器,看着品质颇为不错。”
“没想到一艘国外货船上,还能获得这么多华夏瓷器。”
唐玉轩颇为感叹的附和,“谁说不是呢,这批瓷器可不只是经济价值高,同样具有超乎想象的学术价值。”
在打捞沉船的过程中,唐玉轩就已经从江成口中知道了沉船的由来,竟然是东印度公司的运货船。
这也坐实了当年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确实和清朝有贸易往来,或者说,东印度公司确实从华夏掠夺了大量宝藏。
通过研究这些古董,也能更为清晰的了解那个动荡的时代。
早在出发前,他爷爷就知道了这次打捞行动,特意找到他千叮咛万嘱咐。
务必要保证宝藏的完整性,尤其是一些文字类的资料,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不是距离太远,沉船也没有打捞上来,唐老恨不得亲自赶过来。
欣赏宝藏的同时,唐玉轩安排道:“小凡,你不是在打捞船上安装了自动遮阴棚吗,赶紧把沉船盖起来。”
“免得因为阳光的照射,加速沉船的氧化。”
“另外准备好干燥的房间,我们需要尽快把宝藏清理出来,免得因为氧化影响品相。”
“你说的对,我现在就安排人!”陈凡一拍额头,颇有些懊恼的回道。
在他的安排下,很快打捞船尾部缓缓升起黑色遮阴棚,一直到船首的位置,将整艘沉船完整的盖了起来。
江成不仅赞叹道:“还是陈大哥准备的齐全,竟然还有遮阴棚。”
“船上空间有限,只能先凑合着吧!”话虽这么说,陈凡脸上还是带有几分得意。
为了安装这个遮阴棚,他可没少费力,光是改装费就是一大笔钱。
不过只要能减缓沉船上宝藏的氧化,一切都值得。
直播间观众看着遮天蔽日的遮阴棚,同样感到震撼。
“准备工作做得很足呀,打捞船上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不过光有遮阴棚也不够吧,还是得尽快把宝藏清理出来。”
“大家都忙活一天一夜了,还是先休息在清理比较好。”
“看着大家满眼的迫不及待,估计他们不愿意休息!”
确实如直播间观众猜测的那般,唐玉轩喝了一杯咖啡,就带着朝着沉船走去。
出发前他特意从公司找了一批擅长清理海捞古董的员工,为的就是现在。
古董的清理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他们需要把古董逐个分开,对其进行编号。
还要简单清理掉表面的杂质,做好抗氧化,尽可能的保证古董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