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95章 原来高阙,这么难打啊?

第495章 原来高阙,这么难打啊?(1 / 2)

第495章原来高阙,这么难打啊?

天子荣三年春,高阙。

在经过大半个冬天的筹备,以及军队调集后,匈奴右贤王挛鞮伊稚斜,正式发起了针对高阙的反攻。

只是战争爆发后的画风,却与三个月以前,汉军夺取高阙时的‘轻松写意’,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游牧民族,本身就不善于守城,自更妄论攻城了。

同样是攻打高阙,汉军将士能在凛冬腊月的冰天雪地中,发动针对高阙的反击,甚至半日而下高阙!

攻守互换,轮到匈奴人来攻打高阙——别说是突袭了,甚至就连在冬日作战,匈奴人都没敢下定决心。

从汉军夺取高阙的冬十一月中旬,到眼下,已经是春二月末。

都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原本被匈奴人‘门外汉’式浪费的高阙防线,早已被作为守城专家的汉军将士,给营造的固若金汤。

尤其驻守高阙的,还是如今汉室,乃至前后数百年都难得一见的防守战大师:程不识!

还是那句话。

让程不识开疆拓土,主动出击,亦或是在野外智慧大军团作战,程不识或许会因为过度谨慎而贻误战机。

但一座城池,在后勤辎重得到保障,且兵力充足的前提下,交给程不识去收,却足以让敌人绝望。

没有任何阴谋诡计,能在程不识这里奏效!

打败程不识唯一的方法,就是一板一眼,用最常规的方式正面攻破城池。

这样一来,一切就都显而易见了。

《孙子兵法》有言: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守之,少则逃之。

翻译过来就是:当兵力达到敌人的十倍,才可以实施围歼。

兵力达到敌人的五倍,才可以无所顾忌的主动攻击。

兵力为敌人的两倍,则应该分兵于两处,使敌人两面受敌,陷入劣势。

兵力与敌人相当,不分伯仲,就应该沉住气,让对方主动发起进攻,来获取防守方的天然优势,并让对方先露出破绽。

兵力少于敌人,说好听点是该撤退,说难听点,就该跑。

这套理论未必十分精确,也未必能涵盖每一种战况。

但毋庸置疑——在冷兵器时代,绝大多数战争,都是可以用这套理论,来复盘起成败原因的。

兵力达不到敌人的十倍,达成数量上的碾压,就不自量力的包围对方,结果大概率是失败。

成功了,固然是你牛逼,打出了一场奇迹团。

但失败才是合理的。

兵力达不到敌人的五倍,即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就不顾一切的主动出击,那大概率要被敌人设计。

没有被敌人用计谋挫败,只能说是敌人脑子不好,在绝对的劣势兵力下,还不想着动点心思,给轻敌冒进的你迎头痛击。

兵力达到敌人的两倍,处于相对优势兵力,却不知道分兵两处,还和对方面对面硬钢,那就是你浪费你的兵力优势。

同等兵力下,不想着防守,却主动去进攻敌人,白白陷入进攻方的天然战略劣势,这就是蠢。

兵力少于敌人,再有机会逃、没必要死守的情况下还不套,更是愚不可及。

具体到这第二场高阙争夺战,情况,却是更加一目了然。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守之,少则逃之,说的可不是守城战!

而是双方在野外,在同等定量条件下,只以兵力优劣势而得出的战场应对理论!

即便是在野外对战,防守方都天然处于优势、进攻方都天然处于劣势;

就更别提在城池、关隘攻防战中,防守方的优势有多大了。

都不用说旁的——就说函谷关,能被天下人赞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的成分,一个人守函谷关,显然不可能守得住一万个人的猛烈攻击,但也只是夸张,而非胡扯。

通常情况下,城池、关隘攻防战,至少需要达到攻守双方3:1的兵力对比,才能算是势均力敌。

即:进攻方的兵力,达到守城方的三倍,双方才算是五五开。

再加上城池、关隘攻防战中,进攻方多半都有抢时间、求速成的战略需求,就更是的这个比例,达到4:1,甚至5:1,才能算是不遑多让。

想想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汉家北地郡的门户:朝那塞,是怎么破的?

——匈奴老上产于,率领足足十四万大军,猛攻朝那塞的北地都尉部五千驻军!

高达28:1的双方兵力比例,甚至都还打了好几天,让北地都尉部,为身后的北地、陇右百姓,争取到了一定的撤离时间。

那还只是朝那塞!

别说是高阙、函谷关这种冷兵器时代的史诗级关卡——就连萧关、武关这样的次一级关隘,都远比朝那塞要易守难攻的多!

结合以上种种,其实就不难得出结论。

在华夏内部,双方均为华夏军队、均对城池攻防战有一定心得的前提下,攻城一方的兵力,至少要达到守城一方的三倍,才足以支撑双方对峙。

四倍的兵力,或许才能让攻城方占据一定的优势,五倍,方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并求‘速成’。

比如六年前,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那场决定战争最终走向的睢阳保卫战。

攻守双方——作为进攻方的吴楚联军主力,虽然是号称数十上百万,报的数字水的不行,但实则,也总有那么二十多,将近三十万可战之兵。

毕竟再怎么说,也是吴王刘濞砸锅卖铁,恨不能把吴地所有的男人都带上,才艰难凑出来的大军。

就按最低的二十万来算,相较于睢阳城内,那三五万梁国兵,也至少是四倍于敌。

结果如何?

一场睢阳之战,固然是打的梁国军队损兵折将,丧亡惨重,梁孝王刘武甚至一日七封血书,向长安弹劾周亚夫在下邑见死不救。

可作为攻城方的吴楚联军主力,难道就好受了?

照样是伤亡惨重!

而且伤亡远比睢阳守军惨烈!

不过是从龙之功顶着,外加睢阳城后的荥阳敖仓、东都洛阳吊着,才没让吴楚联军士气奔溃。

最后,周亚夫奇袭淮泗口,不也是让吴楚联军原地溃散,吴王刘濞功败垂成?

从这场睢阳保卫战,其实就不拿看出来:双方均为擅长城池攻、守的华夏部队,且均为诸侯国兵,那攻城一方至少四倍于守城一方,才能得出一个两败俱伤——要么守城方看看守住城池,要么攻城方艰难惨胜破城的结果。

而眼下,这场由汉军作为防守方、匈奴作为攻城方的高阙争夺战,双方情况却绝非当年,睢阳一战那么简单。

最新小说: 娇软美人穿兽世,八个兽夫争着宠 网恋对象是清冷校花,她私下两副面孔! 老太重生整治家风,全家瑟瑟发抖 ??????????[???] [???] ??????????? [????] ??????? ?????????[??] ??????[??] [????] ???????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